汉语查 成语 形容气魄大的成语

形容气魄大的成语


1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释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2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3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释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4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释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5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6气贯长虹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解释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7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8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9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解释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10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释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11有气无力 [ yǒu qì wú lì ]

解释 气:气息;声音;力:力气;精神。形容气力衰弱;精神疲惫;有时形容做事没有劲头。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12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解释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3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解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14唯我独尊 [ wéi wǒ dú zūn ]

解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出处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15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解释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16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出处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17豪言壮语 [ háo yán zhuàng yǔ ]

解释 豪:豪迈;壮:雄壮。指言语豪迈雄壮。

出处 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那么未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

18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ān yáo ]

解释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出处 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19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20傲睨万物 [ ào nì wàn wù ]

解释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出处 宋 黄庭坚《豫章文集 跋俞秀老清老诗颂》第26卷:“清老往与余共学于涟水,其傲睨万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衰。”

21力挽狂澜 [ lì wǎn kuáng lán ]

解释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2来势汹汹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23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释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 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24舍我其谁 [ shě wǒ qí shuí ]

解释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5直捣黄龙 [ zhí dǎo huáng lóng ]

解释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出处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26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释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27纵横驰骋 [ zòng héng chí chěng ]

解释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出处 宋 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诸诗人,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间,在于人力固可以无恨,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则又有间矣。”

28财大气粗 [ cái dà qì cū ]

解释 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出处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29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解释 才气:才能和气质。才华超过平常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30气度不凡 [ qì dù bù fán ]

解释 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出处 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31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释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 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32千兵万马 [ qiān bīng wàn mǎ ]

解释 犹千军万马。

出处 《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33鲜血淋漓 [ xiān xuè lín lí ]

解释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34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5无敌天下 [ wú dí tiān xià ]

解释 天下都没有对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则无敌于天下。”

36气冲霄汉 [ qì chōng xiāo hàn ]

解释 气:指精神;勇气;霄汉:指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现也形容无畏的革命精神。

出处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37女中丈夫 [ nǚ zhōng zhàng fū ]

解释 指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虽说你是个女中丈夫,是你去毕竟停当。只是万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38惊魂丧魄 [ jīng hún sàng pò ]

解释 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39撼地摇天 [ hàn dì yáo tiān ]

解释 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40惊魂落魄 [ jīng hún luò pò ]

解释 同“惊魂丧魄”。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41扑天盖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释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出处 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42气宇昂昂 [ qì yǔ áng áng ]

解释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43倩女离魂 [ qiàn nǚ lí hún ]

解释 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出处 唐·陈玄祐《离魂记》

44风云变色 [ fēng yún biàn sè ]

解释 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出处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45气吞斗牛 [ qì tūn dǒu niú ]

解释 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

46气逾霄汉 [ qì yú xiāo hàn ]

解释 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出处 《南齐书·高帝本纪》:“公受命宗枋,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47高掌远蹠 [ gāo zhǎng yuǎn zhí ]

解释 比喻开拓,开辟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48力能扛鼎 [ lì néng gāng dǐng ]

解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49五陵豪气 [ wǔ líng háo qì ]

解释 谓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

出处 元·无名氏《王粲登楼》第三折:“我怎肯与鸟兽同群,豺狼作伴,儿曹同辈,兀的不屈沉杀五陵豪气。”

50投鞭断流 [ tóu biān duàn liú ]

解释 《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 《晋书 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51海立云垂 [ hǎi lì yún chuí ]

解释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出处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52怀山襄陵 [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

解释 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出处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53跌宕昭彰 [ diē dàng zhāo zhāng ]

解释 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54壮发冲冠 [ 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

解释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出处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

55豪奢放逸 [ háo shē fàng yì ]

解释 奢:过分,过多;逸:安闲。气魄特别豪放,不受任何拘束。

出处 《魏书·曲阳侯素延传》:“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赐爵曲阳侯。”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