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年龄大的成语

形容人年龄大的成语


1返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解释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出处 《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2老气横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解释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3老当益壮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解释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解释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出处 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5鹤发童颜 [ hè fà tóng yán ]

解释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出处 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6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解释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出处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7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8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释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9步履维艰 [ bù lǚ wéi jiān ]

解释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出处 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10步履蹒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释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出处 宋 龚熙正《释常谈 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11白发苍苍 [ bái fà cāng cāng ]

解释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出处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12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3宝刀未老 [ bǎo dāo wèi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4村夫野老 [ cūn fū yě lǎo ]

解释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15七老八十 [ qī lǎo bā shí ]

解释 形容年纪很大。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16耳顺之年 [ ěr shùn zhī nián ]

解释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17人老珠黄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解释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出处 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18年逾古稀 [ nián yú gǔ xī ]

解释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处 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9发秃齿豁 [ fà tū chǐ huò ]

解释 关发脱光,牙齿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出处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己。”

20白首之心 [ bái shǒu zhī xīn ]

解释 老年时的壮志。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1年事已高 [ nián shì yǐ gāo ]

解释 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出处 《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22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解释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23悬车之年 [ xuán jū zhī nián ]

解释 指七十岁。

出处 《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24花甲之年 [ huā jiǎ zhī nián ]

解释 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也叫做一个甲子;花甲;指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25皓首苍颜 [ hào shǒu cāng yán ]

解释 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出处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26钟鸣漏尽 [ zhōng míng lòu jìn ]

解释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27老马恋栈 [ lǎo mǎ liàn zhàn ]

解释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出处 《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28花信年华 [ huā xìn nián huá ]

解释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29年近古稀 [ nián jìn gǔ xī ]

解释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30摽梅之年 [ biào mén zhī nián ]

解释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处 《诗经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31须眉皓然 [ xū méi hào rán ]

解释 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

32力不从心 [ lì bù cóng xīn ]

解释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33长生不老 [ cháng shēng bù lǎo ]

解释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34行将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解释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35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解释 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但尚有风韵。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

出处 《南史 后妃传下 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36半老徐娘 [ bàn lǎo xú niáng ]

解释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处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37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解释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38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释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9年富力强 [ nián fù lì qiáng ]

解释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40有生之年 [ yǒu shēng zhī nián ]

解释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指馀年。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41黄金时代 [ huáng jīn shí dài ]

解释 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

出处 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42反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解释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43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解释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 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44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解释 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5大展宏图 [ dà zhǎn hóng tú ]

解释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出处 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46踉踉跄跄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解释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47耳聋眼花 [ ěr lóng yǎn huā ]

解释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48童心未泯 [ tóng xīn wèi mǐn ]

解释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出处 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49百年谐老 [ bǎi nián xié lǎo ]

解释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出处 《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50晚节不保 [ wǎn jíe bù bǎo ]

解释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出处 宋·杨万里《清虚子此君轩赋》:“愿坚晚节于岁寒。”

51春秋鼎盛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解释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52马齿徒增 [ mǎ chǐ tú zēng ]

解释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53不可限量 [ bù kě xiàn liàng ]

解释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

54年高德劭 [ nián gāo dé shào ]

解释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宋 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55年老体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释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56苍颜白发 [ cāng yán bái fà ]

解释 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

出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7老迈龙钟 [ lǎo mài lóng zhōng ]

解释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58老蚌生珠 [ lǎo bàng shēng zhū ]

解释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59终其天年 [ zhōng qí tiān nián ]

解释 终:结束。天年:人的自然寿命。指年老而死。

出处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训》:“虽情心郁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故莫能终其天年。”

60残年暮景 [ cán nián mù jǐng ]

解释 指人到了晚年。

出处 清 无名氏《说唐》第十回:“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别离。””

61皓首穷经 [ hào shǒu qióng jīng ]

解释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出处 唐 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62年高望重 [ nián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年纪大,声望高。

出处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63迟暮之年 [ chí mù zhī nián ]

解释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64古稀之年 [ gǔ xī zhī nián ]

解释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65童颜鹤发 [ tóng yán hè fà ]

解释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66颐养天年 [ yí yǎng tiān nián ]

解释 谓保养年寿。

出处 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

67百年之约 [ bǎi nián zhī yuē ]

解释 即婚约。

出处 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

68年迈龙钟 [ nián mài lóng zhōng ]

解释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69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70敬老尊贤 [ jìng lǎo zūn xián ]

解释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71黄花晚节 [ huáng huā wǎn jié ]

解释 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72年老力衰 [ nián lǎo lì shuāi ]

解释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73年高有德 [ nián gāo yǒu dé ]

解释 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

74齿豁头童 [ chǐ huō tóu tóng ]

解释 齿缺发秃。指老态。

出处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75头童齿豁 [ tóu tóng chǐ huò ]

解释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76龟鹤之年 [ guī hè zhī nián ]

解释 龟鹤的寿命很长。比喻人的寿命很长。

出处 晋·郭璞《游仙》:“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77垂暮之年 [ chuí mù zhī nián ]

解释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出处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78年已蹉跎 [ nián yǐ cuō tuó ]

解释 蹉跎:过时。年龄已经太大。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欲相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79年高德韶 [ nián gāo dé sháo ]

解释 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 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

80期颐之寿 [ qī yí zhī shòu ]

解释 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

出处 《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

81雪鬓霜鬟 [ xuě bìn shuāng huán ]

解释 白发。借指老年人。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82还年却老 [ hái nián què lǎo ]

解释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年驻彩。”

83以老卖老 [ yǐ lǎo mài lǎo ]

解释 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

出处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84趔趔趄趄 [ liè liè qiè qiè ]

解释 身子歪斜,行路不稳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

85及笄年华 [ jí jī nián huá ]

解释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出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86龟年鹤寿 [ guī nián hè shòu ]

解释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出处 唐·李商隐《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

87娉娉袅袅 [ pīng pīng niǎo niǎo ]

解释 娉娉:秀美的样子;袅袅:细长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苗条俊美,体态轻盈。

出处 唐·杜牧《赠别二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88白首同归 [ bái shǒu tóng guī ]

解释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出处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89龟年鹤算 [ guī nián hè suàn ]

解释 见“龟年鹤寿”。

出处 宋·韦骧《醉蓬莱·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90龟龙鳞凤 [ guī lóng lín fèng ]

解释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91蓬头历齿 [ péng tóu lì chǐ ]

解释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92福寿年高 [ fú shòu nián gāo ]

解释 年高:年龄大。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我福寿年高,着我似松柏齐肩老。”

93鹤发鸡皮 [ hè fà jī pí ]

解释 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出处 北周 庾信《竹杖赋》:“噫,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94龟龄鹤算 [ guī líng hè suàn ]

解释 见“龟年鹤寿”。

出处 宋·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词:“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95黄发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96龟龙麟凤 [ guī lóng lín fèng ]

解释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97白首空归 [ bái shǒu kōng guī ]

解释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献帝纪》:“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

98白首一节 [ bái shǒu yī jié ]

解释 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出处 《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99沧浪老人 [ cāng làng lǎo rén ]

解释 指隐者、渔父。

出处 《楚辞 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