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没有目的的成语

形容没有目的的成语


1无的放矢 [ wú dì fàng shǐ ]

解释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处 清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2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释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3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释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4一筹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释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5茫无头绪 [ máng wú tóu xù ]

解释 茫: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没有边际;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或事情摸不到边;不知从何而起。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得了这个信,便传两司来商议。”

6晕头转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释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7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释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8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释 不符合实际。

出处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9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10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11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释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2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3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14望风捕影 [ wàng fēng bǔ yǐng ]

解释 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迹象为依据。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0回:“怎幺能够身临其境,将水寨内探访明白,方好行事;似这等望风捕影,实在难以预料。”

15蒙头转向 [ mēng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释 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出处 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16胸无大志 [ xiōng wú dà zhì ]

解释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17光说不练 [ guāng shuō bù liàn ]

解释 指只会说而不干实事。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章:“那是天桥的把戏,光说不练。”

18如堕烟海 [ rú duò yān hǎi ]

解释 好像掉在烟雾弥漫的大海里。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19如堕烟雾 [ rú duò yān wù ]

解释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后以“如堕烟雾”、“如堕烟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出处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20昏头转向 [ hūn tóu zhuǎn xiàng ]

解释 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出处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头转向,一头冲到个塘里,淹死了。”

21五里雾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解释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22乱碰乱撞 [ luàn pèng luàn zhuàng ]

解释 指到处碰壁,没有目标。

23东奔西撞 [ dōng bēn xī zhuàng ]

解释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24逢山开路 [ féng shān kāi lù ]

解释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25堕云雾中 [ duò yún wù zhōng ]

解释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26于事无补 [ yú shì wú bǔ ]

解释 对事情毫无补益。

出处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27望风扑影 [ wàng fēng pū yǐng ]

解释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28茫然自失 [ máng rán zì shī ]

解释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寝,以至骨立。”

29茫然若失 [ má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30空言无补 [ kōng yán wú bǔ ]

解释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31东驰西撞 [ dōng chí xī zhuàng ]

解释 同“东奔西撞”。

出处 《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32摘埴索涂 [ zhāi zhí suǒ tú ]

解释 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

出处 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33东闯西走 [ dōng chuǎng xī zǒu ]

解释 指没有目的和方向地四处闯荡。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出事来了。”

34东捞西摸 [ dōng lāo xī mō ]

解释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出处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35迷踪失路 [ mí zōng shī lù ]

解释 迷失了道路。

36惝恍迷离 [ chǎng huǎng mí lí ]

解释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37茫然若迷 [ máng rán ruò mí ]

解释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样子。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语。”

38播穅眯目 [ bō kāng mǐ mù ]

解释 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出处 《庄子天运》:“夫播穅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