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吃惊而发愣的样子的成语

形容吃惊而发愣的样子的成语


1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释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2呆头呆脑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释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3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释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4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释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5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6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释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7瞠目结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释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8惊惶失措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9惊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0危言耸听 [ wēi yán sǒng tīng ]

解释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11目瞪口僵 [ mù dèng kǒu jiāng ]

解释 同“目瞪口呆”。

出处 郁达夫《迟桂花》:“我那忠厚老实的娘……一听了媒人的这一番说话,目瞪口僵,立刻就滚下了几颗眼泪来。”

12目定口呆 [ mù dìng kǒu dāi ]

解释 同“目瞪口呆”。

出处 《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13被宠若惊 [ bèi chǒng ruò jīng ]

解释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出处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14口呆目瞪 [ kǒu dāi mù dèng ]

解释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出处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15口呆目钝 [ kǒu dāi mù dùn ]

解释 见“口呆目瞪”。

出处 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16惊愕失色 [ jīng è shī sè ]

解释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17瞪目结舌 [ dèng mù jié shé ]

解释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出处 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18骇人闻听 [ hài rén wén tīng ]

解释 见“骇人听闻”。

出处 《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吴贤]忽一日仰天而叹,说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道人生天地间,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儿,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无之人,有何用处?”

19妙语惊人 [ miào yǔ jīng rén ]

解释 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20高世骇俗 [ gāo shì hài sú ]

解释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21怪事咄咄 [ guài shì duō duō ]

解释 同“咄咄怪事”。

22披霄决汉 [ pī xiāo jué hàn ]

解释 冲出霄汉。

出处 唐·柳宗元《行路难》诗:“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23受宠若惊 [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

解释 宠:赏识。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处 宋 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24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释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25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26噤若寒蝉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27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释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28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9伤弓之鸟 [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出处 《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30惊慌无措 [ jīng huāng wú cuò ]

解释 同“惊惶失措”。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更深夜静,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惊慌无措。”

31骨软筋酥 [ gǔ ruǎn jīn sū ]

解释 形容全身乏力,肢体瘫软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这些家人听了这话,越发吓得骨软筋酥,连跑也跑不动了。”

32狗吠之惊 [ gǒu fèi zhī jīng ]

解释 谓小惊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33令人吃惊 [ lìng rén chī jīng ]

解释 让人感到惊讶。

出处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34担惊忍怕 [ dān jīng rěn pà ]

解释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35担惊受恐 [ dān jīng shòu kǒng ]

解释 见“担惊忍怕”。

出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36面如死灰 [ miàn rú sǐ huī ]

解释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出处 《淮南子 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37瞪眼咋舌 [ dèng yǎn zé shé ]

解释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出处 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38心胆皆碎 [ xīn dǎn jiē suì ]

解释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39目瞪口哆 [ mù dèng kǒu duō ]

解释 瞪:眼睛发愣;哆:张口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荆山客邸》:“翻揭席荐,无所见而出,面色如墨,目瞪口哆,不能复言。”

40躭惊受怕 [ xīn jīng shòu pà ]

解释 犹言担受惊吓。

41蜂虿作于怀袖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

解释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出处 《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