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结束的成语

形容结束的成语


1大功告成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解释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2草草了事 [ cǎo cǎo liǎo shì ]

解释 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出处 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3鸣金收兵 [ míng jīn shōu bīng ]

解释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4不了了之 [ bù liǎo liǎo zhī ]

解释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5全始全终 [ quán shǐ quán zhōng ]

解释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而今更有一段话,又只因一句戏言,致得两边错认,得了一个老婆。全始全终,比前话更为完美。”

6草率收兵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

解释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7草率了事 [ cǎo shuài liǎo shì ]

解释 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 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8功德圆满 [ gōng dé yuán mǎn ]

解释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9终始如一 [ zhōng shǐ rú yī ]

解释 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出处 《荀子 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10千了百当 [ qiān liǎo bǎi dàng ]

解释 了:完了,结束;当:恰当。比喻妥帖、有着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当。”

11从头到尾 [ cóng tóu dào wěi ]

解释 见“从头至尾”。

出处 《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12封刀挂剑 [ fēng dāo guà jiàn ]

解释 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不再参加正式比赛。

出处 《羊城晚报》1984.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

13起承转合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解释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出处 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14放牛归马 [ fàng niú guī mǎ ]

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15完事大吉 [ wán shì dà jí ]

解释 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出处 庐隐《东京小品》:“用肥皂乱擦了一遍,又跳到池子里洗了洗,就算完事大吉。”

16慎终于始 [ shèn zhōng yú shǐ ]

解释 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出处 《尚书·太甲下》:“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

17更仆难终 [ gèng pú nán zhōng ]

解释 同“更仆难数”。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凡此之类,更仆难终。”

18等因奉此 [ děng yīn fèng cǐ ]

解释 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下文”。现多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否则岂不仍是‘等因奉此’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

19归马放牛 [ guī mǎ fàng niú ]

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0余波未平 [ yú bō wèi píng ]

解释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21长乐未央 [ cháng lè wèi yāng ]

解释 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出处 《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22止戈散马 [ zhǐ gē sàn mǎ ]

解释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出处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23云收雨散 [ yún shōu yǔ sàn ]

解释 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出处 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词:“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

24自始自终 [ zì shǐ zì zhōng ]

解释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25千了百了 [ qiān liǎo bǎi liǎo ]

解释 了:完了,结束。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贴。

26下回分解 [ xià huí fēn jiě ]

解释 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27铸剑为犁 [ zhù jiàn wéi lí ]

解释 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28铸甲销戈 [ zhù jiǎ xiāo gē ]

解释 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出处 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29蚤朝晏退 [ zǎo cháo yàn tuì ]

解释 谓早出视事,及晩才退。谓勤于政事。

30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解释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出处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31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释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2完美无缺 [ wán měi wú quē ]

解释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33始终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解释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34天衣无缝 [ tiān yī wú fèng ]

解释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35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36风流云散 [ fēng liú yún sà ]

解释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出处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37速战速决 [ sù zhàn sù jué ]

解释 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决的希望。”

38真相大白 [ zhēn xiàng dà bái ]

解释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39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释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40一干二净 [ yī gān èr jìng ]

解释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41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2善罢甘休 [ shàn bà gān xiū ]

解释 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闯。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43恩断义绝 [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出处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44旗开得胜 [ qí kāi dé shèng ]

解释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45反目成仇 [ fǎn mù chéng chóu ]

解释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46劳燕分飞 [ láo yàn fēn fēi ]

解释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47自始至终 [ zì shǐ zhì zhōng ]

解释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48万事大吉 [ wàn shì dà jí ]

解释 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大吉:很吉利。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明州大梅祖镜地英禅师》:“岁朝把笔,万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49急急忙忙 [ jí jí máng máng ]

解释 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50有头有尾 [ yǒu tóu yǒu wěi ]

解释 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51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52偃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解释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53例行公事 [ lì xíng gōng shì ]

解释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54大功毕成 [ dà gōng bì chéng ]

解释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 《汉书 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55绵延不绝 [ mián yán bù jué ]

解释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出处 巴金《怀念·悼范兄》:“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56戛然而止 [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释 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57一了百了 [ yī liǎo bǎi liǎo ]

解释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58鸾凤分飞 [ luán fèng fēn fēi ]

解释 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

出处 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59余音袅袅 [ yú yīn niǎo niǎo ]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0养老送终 [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

解释 同“养生送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61偃武修文 [ yǎn wǔ xiū wén ]

解释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出处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62夫妻反目 [ fū qī fǎn mù ]

解释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出处 《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63一刀两段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解释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全书·论语十六》:“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只索便一刀两段,倒大来迭快。”

64恩绝义断 [ ēn jué yì duàn ]

解释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65吹灯拔蜡 [ chuī dēng bá là ]

解释 比喻垮台;散伙。

出处 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66官样文章 [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

解释 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现比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或做法。

出处 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官样文章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67风吹云散 [ fēng chuí yún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68怜新弃旧 [ lián xīn qì jiù ]

解释 怜:爱怜;弃:舍,抛。爱怜新的,抛掉旧的。多指喜爱新欢,冷落旧宠。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妇人道:‘你还哄我?你若不是怜新弃旧,再不外边另有别人。”

69置之死地 [ zhì zhī sǐ dì ]

解释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出处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70花残月缺 [ huā cán yuè quē ]

解释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

71慎终如始 [ shèn zhōng rú shǐ ]

解释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2为人为彻 [ wèi rén wèi chè ]

解释 彻:彻底。指帮人要帮助彻底。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哥哥,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寻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73分钗断带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解释 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74论功受赏 [ lùn gōng shòu shǎng ]

解释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出处 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奋匹夫之命,轻若鸿毛,救万乘之尊,急于虎口,论功受赏,我无愧焉。”

75雨歇云收 [ yǔ xiē yún shōu ]

解释 比喻男女离散。

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

76雨收云散 [ yǔ shōu yún sàn ]

解释 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出处 宋·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

77雨散云收 [ yǔ sàn yún shōu ]

解释 ①指雨后转晴。②比喻亲朋离散。③指男女欢会已毕。

出处 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诗:“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收二十年。”唐·慎氏《感夫诗》:“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饷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78泰来否极 [ tai lái fǒu jí ]

解释 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坏卦。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坏事已至终极,坏事变为好事。亦作“否去泰来”、“否极泰至”、“泰来否往”、“否极泰来”。

出处 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转化,泰来犹否极。”

79雨消云散 [ yǔ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喻消失得一干二净。

出处 瞿秋白《赤都心史》八:“情爱呢?,可知,这甜情蜜意,禁不起——理性一闪,迟早是——雨消云散。”

80休兵罢战 [ xiū bīng bà zhàn ]

解释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 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81东窗事犯 [ dōng chuāng shì fàn ]

解释 见“东窗事发”。

出处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82割恩断义 [ gē ēn duàn yì ]

解释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83否极泰回 [ pǐ jí tai huí ]

解释 见“否2极泰来”。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84收锣罢鼓 [ shōu luó bà gǔ ]

解释 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85否终复泰 [ pǐ zhōng fù tai ]

解释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出处 《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86否极阳回 [ fǒu jí yáng huí ]

解释 犹言否极泰来。

出处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87否终则泰 [ pǐ zhōng zé tai ]

解释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出处 《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88恩断意绝 [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89大工告成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解释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贾鲁河故道》:“计其功费,用银不过二三万,用夫不过三万余名,而大工告成矣。 ”

90修文偃武 [ xiū wén yǎn wǔ ]

解释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出处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91酒阑人散 [ jiǔ lán rén sàn ]

解释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出处 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92云散风流 [ yún sàn fēng liú ]

解释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出处 清·龚萼《答姜云标》:“乃云散风流,各为饥寒所迫,敛眉就食,俯首觅衣。”

93以终天年 [ yǐ zhōng tiān nián ]

解释 以:表示目的。终:结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寿。指养老送终。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

94息兵罢战 [ xī bīng bà zhàn ]

解释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逸乐。”

95雨断云销 [ yǔ duàn yún xiāo ]

解释 比喻男女恩情断绝。

出处 宋·石孝友《醉落魄》词:“归期莫负青笺约。雨断云销,总是初情薄。”

96袅袅余音 [ niǎo niǎo yú yīn ]

解释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出处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97宛转悠扬 [ wǎn zhuǎn yōu yáng ]

解释 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出处 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98思断义绝 [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99错认颜标 [ cuò rèn yán biāo ]

解释 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