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小麦成熟的成语

形容小麦成熟的成语


1不辨菽麦 [ bù biàn shū mài ]

解释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2麦秀两歧 [ mài xiù liǎng qí ]

解释 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出处 《东观汉记》:“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3广种薄收 [ guǎng zhòng bó shōu ]

解释 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

出处 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

4麦秀两岐 [ mài xiù liǎng qí ]

解释 见“麦秀两歧”。

5五谷丰登 [ wǔ gǔ fēng dēng ]

解释 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麦、菽(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丰收上场打晒。形容农业丰收年景。

出处 《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6麦饭豆羹 [ mài fàn dòu gēng ]

解释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7兔丝燕麦 [ tù sī yàn mài ]

解释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出处 《魏书 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8黍离麦秀 [ shǔ lí mài xiù ]

解释 哀伤亡国之辞。

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9不辩菽麦 [ bù biàn shū mài ]

解释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10麦穗两歧 [ mài suì liǎng qí ]

解释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11麦穗两岐 [ mài suì liǎng qí ]

解释 ①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

12智昏菽麦 [ zhì hūn shū mài ]

解释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