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非常有意思的成语

形容非常有意思的成语


1牵强附会 [ qiān qiǎng fù huì ]

解释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2妙趣横生 [ miào qù héng shēng ]

解释 横生:层现迭出。美妙动人的意趣;时时迸发;处处充溢。形容人的谈吐、诗文等充满了意趣。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3奥妙无穷 [ ào miào wú qióng ]

解释 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出处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4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释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5别有风趣 [ bié yǒu fēng qù ]

解释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出处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6风趣横生 [ fēng qù héng shēng ]

解释 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5回:“这样风趣横生的事,只有请笑庵自讲最妙。”

7饶有风趣 [ ráo yǒu fēng qù ]

解释 很有风趣。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1章:“韩燕来觉着山地里春天不但来得早,而且饶有风趣。”

8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9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解释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10乐不可支 [ lè bù kě zhī ]

解释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11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解释 极:到极点。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12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释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13毛遂自荐 [ máo suì zì jiàn ]

解释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14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释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5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6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解释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下不为例 [ xià bù wéi lì ]

解释 例:先例。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以后不允许再做。

出处 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18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19乐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解释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20乐在其中 [ lè zài qí zhōng ]

解释 乐:快乐;乐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1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释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22千变万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解释 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23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24叫苦连天 [ jiào kǔ lián tiān ]

解释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25味同嚼蜡 [ wèi tóng jiáo là ]

解释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咀嚼。

出处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26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27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28大书特书 [ dà shū tè shū ]

解释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出处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29妙不可言 [ miào bù kě yán ]

解释 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

出处 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30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31层出不穷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解释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32惊天动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33望梅止渴 [ wàng méi zhǐ kě ]

解释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4杀鸡取卵 [ shā jī qǔ luǎn ]

解释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出处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35死得其所 [ sǐ dé qí suǒ ]

解释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出处 《魏书 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36残羹冷炙 [ cán gēng lěng zhì ]

解释 残:剩余的;羹:有浓汁的食品;炙:烤熟的肉。喝剩下的酒食。可泛指吃剩下的饭菜。旧时引申为权贵们的施舍。有时亦比喻饮食节俭;生活清苦。也作“残杯冷炙”、“羹残炙冷”。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乒乒乓乓,把吃剩的残羹冷炙,翻的到处都是。”

37浑然一体 [ hún rán yī tǐ ]

解释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出处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38淡而无味 [ dàn ér wú wèi ]

解释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39百无聊赖 [ bǎi wú liáo lài ]

解释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40福星高照 [ fú xīng gāo zhào ]

解释 福星:吉祥的星;象征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保管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41耐人寻味 [ nài rén xún wèi ]

解释 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经得住认真体味。

出处 清 张贵胜《遣愁集 卷一 绝倒》:“卢家子年暮而为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寻味。”

42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解释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43重于泰山 [ zhòng yú tài shān ]

解释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4非同儿戏 [ fēi tóng ér xì ]

解释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

45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46乐极悲生 [ lè jí bēi shēng ]

解释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47众口纷纭 [ zhòng kǒu fēn yún ]

解释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48俐齿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释 能说会道。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49兴味索然 [ xìng wèi suǒ rán ]

解释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出处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50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51利齿能牙 [ lì chǐ néng yá ]

解释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52动地惊天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53口齿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解释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54吉星高照 [ jí xīng gāo zhào ]

解释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出处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55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解释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56奔走相告 [ bēn zǒu xiāng gào ]

解释 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出处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57小丑跳梁 [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

解释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58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59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60春色满园 [ chūn sè mǎn yuán ]

解释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出处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1枯燥无味 [ kū zào wú wèi ]

解释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62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63涉笔成趣 [ shè bǐ chéng qù ]

解释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64神乎其神 [ shén hū qí shén ]

解释 神:神秘;乎: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其:那样。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65索然无味 [ suǒ rán wú wèi ]

解释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 明 杨慎《丹铅杂录 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66肝肠寸断 [ gān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释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67说短论长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68嘉言懿行 [ jiā yán yì xíng ]

解释 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

出处 清 方苞《先母行略》:“几二十年,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69大吉大利 [ dà jí dà lì ]

解释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出处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70莫衷一是 [ mò zhōng yī shì ]

解释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71乐极哀来 [ lè jí āi lái ]

解释 同“乐极则悲”。

出处 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72会道能说 [ huì dào néng shuō ]

解释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73伶牙利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释 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74口似悬河 [ kǒu sì xuán hé ]

解释 见“口若悬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75口如悬河 [ kǒu rú xuán hé ]

解释 见“口若悬河”。

出处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76相映成趣 [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

解释 相映:对照;趣:兴味。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出处 朱自清《“子夜”》:“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

77三阳开泰 [ sān yáng kāi tài ]

解释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出处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78丧天害理 [ sàng tiān hài lǐ ]

解释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

79兴趣盎然 [ xìng qù àng rán ]

解释 形容兴趣浓厚。

出处 茅盾《马达的故事》:“谁要是看了这样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还会贸然冲上去问一句。”

80口干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解释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81大公至正 [ dà gōng zhì zhèng ]

解释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82天姿国色 [ tiān zī guó sè ]

解释 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83妻儿老小 [ qī ér lǎo xiǎo ]

解释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出处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

84年复一年 [ nián fù yī nián ]

解释 一年又一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85悬河泻水 [ xuán hé xiè shuǐ ]

解释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出处 《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86情趣横生 [ qíng qù héng shēng ]

解释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87手挥目送 [ shǒu huī mù sòng ]

解释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出处 三国 魏 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88目送手挥 [ mù sòng shǒu huī ]

解释 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出处 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89糟糠之妻 [ zāo kāng zhī qī ]

解释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90误打误撞 [ wù dǎ wù zhuàng ]

解释 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出处 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牧羊关]板筑的商傅说,钓鱼儿姜吕望,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这梦先应先知,臣则是误打误撞。”

91顾名思义 [ gù míng sī yì ]

解释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92高义薄云 [ gāo yì bó yún ]

解释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93利齿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解释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94出言成章 [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

解释 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95大大小小 [ dà dà xiǎo xiǎo ]

解释 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

96出语成章 [ chū yǔ chéng zhāng ]

解释 见“出口成章”。

出处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

97化枭为鸠 [ huà xiāo wéi jiū ]

解释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谨守疆场,绝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锐,卒能化枭为鸠,闾阎安堵。”

98好语如珠 [ hǎo yǔ rú zhū ]

解释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出处 宋·苏轼《次韵答子由》诗:“好语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99得不偿丧 [ dé bù cháng sàng ]

解释 见“得不偿失”。

出处 金·王若虚《进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