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战斗力很强的成语

形容战斗力很强的成语


1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解释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2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解释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出处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3文武双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解释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4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5莫测高深 [ mò cè gāo shēn ]

解释 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6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7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解释 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出处 《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8不战而溃 [ bù zhàn ér kuì ]

解释 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步军不战而溃。”

9文韬武略 [ wén tāo wǔ lüè ]

解释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10兵强将勇 [ bīng qiáng àng yǒng ]

解释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11马壮人强 [ mǎ zhuàng rén qiáng ]

解释 犹言人强马壮。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什么主忧臣辱。”

12踔绝之能 [ chuō jué zhī néng ]

解释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出处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13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释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14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5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释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16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17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释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18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19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解释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20乌合之众 [ wū hé zhī zhòng ]

解释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出处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21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解释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22真才实学 [ zhēn cái shí xué ]

解释 真正的才华和学识。实:真。

出处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

23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24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释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

出处 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25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释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26令行禁止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解释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出处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27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28兵多将广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

解释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29无往不利 [ wú wǎng bù lì ]

解释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

出处 唐 李虚中《命书》:“官高禄厚,无往不利。”

30有生力量 [ yǒu shēng lì liàng ]

解释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

出处 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31横扫千军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解释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出处 毛泽东《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32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释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33孤军奋战 [ gū jūn fèn zhàn ]

解释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一支军队单独英勇作战。也比喻在没有外力的援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斗争。也作“孤军作战”“孤军独战”。

出处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34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5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36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解释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37天下无敌 [ tiān xià wú dí ]

解释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38锐不可当 [ ruì bù kě dāng ]

解释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39拔山举鼎 [ bá shān jǔ dǐng ]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40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解释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出处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41所向无敌 [ suǒ xiàng wú dí ]

解释 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指谁也抵挡不住。多形容军威极壮;锐不可当。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42舍我其谁 [ shě wǒ qí shuí ]

解释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43独断独行 [ dú duàn dú xíng ]

解释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 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44势不可当 [ shì bù kě dāng ]

解释 当:抵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出处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45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6孤立无助 [ gū lì wú zhù ]

解释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处 《后汉书 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47鬼使神差 [ guǐ shǐ shén chāi ]

解释 鬼神暗中支配着。比喻行动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也不是提鱼穿柳欢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48人强马壮 [ rén qiáng mǎ zhuàng ]

解释 军队和马匹都很强状。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出处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49精兵强将 [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

解释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出处 《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50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释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51无功而返 [ wú gōng ér fǎn ]

解释 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

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攸县、安仁均须越过茶陵,派人去过,无功而返。”

52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释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53攻无不克 [ gōng wú bù kè ]

解释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54军令如山 [ jūn lìng rú shān ]

解释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55惊人之举 [ jīng rén zhī jǔ ]

解释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56避其锐气 [ bì qí ruì qì ]

解释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57精兵猛将 [ jīng bīng měng jiàng ]

解释 精:精锐;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出处 《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58强兵猛将 [ qiáng bīng měng jiàng ]

解释 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59精锐之师 [ jīng ruì zhī shī ]

解释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出处 《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60鳌掷鲸吞 [ áo zhì jīng tūn ]

解释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鳌掷鲸呿”。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龙浮马负之图,已曾抉奥运会;鳌掷鲸吞之句,无不深研。”

61拔地参天 [ bá dì cān tiān ]

解释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出处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62树大根深 [ shù dà gēn shēn ]

解释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出处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63摧枯折腐 [ cuī kū zhé fǔ ]

解释 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弇传》:“反覆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64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解释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出处 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65将勇兵强 [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 ]

解释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66厚积薄发 [ hòu jī bó fā ]

解释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67笔扫千军 [ bǐ sǎo qiān jūn ]

解释 扫:清除,消灭。形容笔力雄健,雄奇奔放,无所匹敌。

出处 唐 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68人海战术 [ rén hǎi zhàn shù ]

解释 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处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

69气吞万里 [ qì tūn wàn lǐ ]

解释 气:气势;吞:吞掉。形容气魄宏大。

出处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0国士无双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71精兵勇将 [ jīng bīng yǒng jiàng ]

解释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72旌旗蔽空 [ jīng qí bì kōng ]

解释 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3架海擎天 [ jià hǎi qíng tiān ]

解释 架海:横跨大海;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出处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74鳌掷鲸呿 [ áo zhì jīng fēn ]

解释 见“鳌掷鲸吞”。

出处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75被褐怀玉 [ pī hè huái yù ]

解释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76胸中甲兵 [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

解释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出处 《魏书 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77弓折刀尽 [ gōng zhé dāo jìn ]

解释 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78笔底龙蛇 [ bǐ dǐ lóng shé ]

解释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79大才盘盘 [ dà cái pán pán ]

解释 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盘盘谢家安。

80奇才异能 [ qí cái yì néng ]

解释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81拔地倚天 [ bá dì yǐ tiān ]

解释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82材优干济 [ cái yōu gàn jǐ ]

解释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出处 《清史稿 高宗纪五》:“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干济。”

83兵勇将猛 [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 ]

解释 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折了五将,全军覆没,特来恳告元帅,借兵报仇。”

84奋矜之容 [ fèn jīn zhī róng ]

解释 奋:振起,发扬;矜:自以为是;容:容貌,仪容。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正名》:“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复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