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很皮的成语

形容很皮的成语


1玩世不恭 [ wán shì bù gōng ]

解释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出处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2憨状可掬 [ hān zhuàng kě jū ]

解释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3弄鬼掉猴 [ nòng guǐ diào hóu ]

解释 比喻调皮捣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4踢天弄井 [ tī tiān nòng jǐng ]

解释 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领极大。也形容顽皮到极点。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

5天真烂漫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解释 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出处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6无法无天 [ wú fǎ wú tiān ]

解释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7放荡不羁 [ fàng dàng bù jī ]

解释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8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解释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9伶牙俐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释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10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11活蹦乱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欢蹦乱跳。

出处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12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释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13人死留名 [ rén sǐ liú míng ]

解释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14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15纨绔子弟 [ wán kù zǐ dì ]

解释 旧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纨:细绢;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出处 《宋史 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16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释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17嬉皮笑脸 [ xī pí xiào liǎn ]

解释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18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解释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 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19忍俊不禁 [ rěn jùn bù jīn ]

解释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禁:止。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出处 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20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解释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21放浪形骸 [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解释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2恨之入骨 [ hèn zhī rù gǔ ]

解释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 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23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解释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24上窜下跳 [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

解释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出处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25豹死留皮 [ bào sǐ liú pí ]

解释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出处 宋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26孤行己见 [ gū xíng jǐ jiàn ]

解释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27独行其是 [ dú xíng qí shì ]

解释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出处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28落拓不羁 [ luò tuò bù jī ]

解释 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可是骥东官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29抽筋剥皮 [ chōu jīn bō pí ]

解释 形容剥削压迫非常残酷。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遇见驯良百姓,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锉骨扬灰。”

30冰雪聪明 [ bīng xuě cōng míng ]

解释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31人小鬼大 [ rén xiǎo guǐ dà ]

解释 指年纪小而头脑却很精明,为人调皮,鬼主意多。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人小鬼大,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

32白磨嘴皮 [ bái mó zuǐ pí ]

解释 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33顽皮赖骨 [ wán pí lài gǔ ]

解释 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34欢蹦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35剥皮抽筋 [ bō pí chōu jīn ]

解释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36孤行一意 [ gū xíng yī yì ]

解释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37败鼓之皮 [ bài gǔ zhī pí ]

解释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