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时间过得好的成语

形容时间过得好的成语


1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2一朝一夕 [ yī zhāo yī xī ]

解释 一个早晨;一个傍晚。指很短的时间之内。

出处 《周易 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3似水流年 [ sì shuǐ liú nián ]

解释 流年:光阴。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比喻光阴过得很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4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释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5光阴似箭 [ guāng yīn sì jiàn ]

解释 时光流逝像飞箭一样迅速。比喻时间消逝得极快。

出处 前蜀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6只争朝夕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解释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7斗转星移 [ dǒu zhuǎn xīng yí ]

解释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出处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8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9稍纵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

10电光石火 [ diàn guāng shí huǒ ]

解释 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11昙花一现 [ tán huā yī xiàn ]

解释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12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解释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出处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13一日千里 [ yí rì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14事过境迁 [ shì guò jìng qiān ]

解释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境:情况;迁:变动。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15一日三秋 [ yī rì sān qiū ]

解释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16弹指之间 [ tán zhǐ zhī jiān ]

解释 比喻时间极短暂。

出处 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17旦夕之间 [ dàn xī zhī jiān ]

解释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出处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18转眼之间 [ zhuǎn yǎn zhī jiān ]

解释 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出处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19光阴荏苒 [ guāng yīn rěn rǎn ]

解释 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20岁月如流 [ suì yuè rú liú ]

解释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出处 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岁月如流,人生何几!”

21倏忽之间 [ shū hū zhī jiān ]

解释 倏: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

22俯仰之间 [ fǔ yǎng zhī jiān ]

解释 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 《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23乌飞兔走 [ wū fēi tù zǒu ]

解释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 元 不忽木《点绛唇 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24呼吸之间 [ hū xī zhī jiān ]

解释 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

出处 《晋书·郗鉴传》:“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

25日月如流 [ rì yuè rú liú ]

解释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今留齐七载,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见,安能成其大事哉?”

26流光易逝 [ liú guāng yì shì ]

解释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 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27恍若隔世 [ huǎng ruò gé shì ]

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28石火光阴 [ shí huǒ guāng yīn ]

解释 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29跳丸日月 [ tiào wán rì yuè ]

解释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 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30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释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31分秒必争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释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32日新月异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33旷日持久 [ kuàng rì chí jiǔ ]

解释 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34曾几何时 [ céng jǐ hé shí ]

解释 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出处 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35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释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36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37千秋万代 [ qiān qiū wàn dài ]

解释 千秋:千年。一千年;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

出处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38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解释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39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0时不我待 [ shí bù wǒ dài ]

解释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出处 清 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41遥遥无期 [ yáo yáo wú qī ]

解释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42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43祸在旦夕 [ huò zài dàn xī ]

解释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44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45日不暇给 [ rì bù xiá jǐ ]

解释 暇:空闲;给:丰足;够。每天都没有一点空闲。形容非常繁忙。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46虚度年华 [ xū dù nián huá ]

解释 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出处 《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47一刻千金 [ yī kè qiān jīn ]

解释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48光阴如箭 [ guāng yīn rú jiàn ]

解释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 唐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49寒来暑往 [ hán lái shǔ wǎng ]

解释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50天长日久 [ tiān cháng rì jiǔ ]

解释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51老牛破车 [ lǎo niú pò chē ]

解释 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出处 《宋书 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52地久天长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3显赫一时 [ xiǎn hè yī shí ]

解释 显赫: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在一个短时期内名声权势极大。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宪传》:“权贵显赫,倾动京都。”

54一时半刻 [ yī shí bàn kè ]

解释 指很短的时间。

出处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55千载一时 [ qiān zǎi yī shí ]

解释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机会。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桓帝纪下》:“为仁者博施兼爱,崇善济物,得其志而中心倾之,然忘已以为千载一时也。”

56逝者如斯 [ shì zhě rú sī ]

解释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7一时三刻 [ yī shí sān kè ]

解释 同“一时半刻”。

出处 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

58一时半霎 [ yī shí bàn shà ]

解释 犹一时半刻。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59春去秋来 [ chūn qù qiū lái ]

解释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 明 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60立谈之间 [ lì tán zhī jiān ]

解释 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 汉·扬雄《解嘲》:“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61立时三刻 [ lì shí sān kè ]

解释 立刻、马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62流水无情 [ liú shuǐ wú qíng ]

解释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出处 唐 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诗:“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63韶光似箭 [ sháo guāng sì jiàn ]

解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光阴像飞箭一样流逝

出处 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端的是韶光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

64日以继夜 [ rì yǐ jì yè ]

解释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65拖儿带女 [ tuō ér dài nǚ ]

解释 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66瞬息之间 [ shùn xī zhī jiān ]

解释 极短暂的时间内。

出处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本纪》:“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

67寸阴若岁 [ cùn yīn ruò suì ]

解释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处 《北史 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68寸阴是惜 [ cùn yīn shì xī ]

解释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

69窗间过马 [ chuāng jiān guò mǎ ]

解释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出处 元 吴弘道《醉高歌 叹世》曲:“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70时不我与 [ shí bù wǒ yǔ ]

解释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出处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71急景流年 [ jí jǐng liú nián ]

解释 形容光阴易逝。

出处 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72命在旦夕 [ mìng zài dàn xī ]

解释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出处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73喘息未定 [ chuǎn xī wèi dìng ]

解释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74一时半晌 [ yī shí bàn shǎng ]

解释 犹一时半刻。

出处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叫我断了金波绿酿,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

75刻不待时 [ kè bù dài shí ]

解释 谓时间紧迫。

出处 《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时遭大祸,叫我三人那里奔。”

76流年似水 [ liú nián sì shuǐ ]

解释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77祸迫眉睫 [ huò pò méi jié ]

解释 犹言祸在旦夕。

出处 梁启超《罗兰夫人传》:“至是内外之形势益急,祸迫眉睫。”

78咄嗟之间 [ duō jiē zhī jiān ]

解释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出处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79咄嗟便办 [ duō jiē biàn bàn ]

解释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80稍纵则逝 [ shāo zòng zé shì ]

解释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录》:“当其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机栝跃如,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

81一日三岁 [ yī rì sān suì ]

解释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82寸阴是竞 [ cùn yīn shì jìng ]

解释 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是:文言助词,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起把宾语提前的作用;竞:争取。一寸光阴也应当争取,不能浪费。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83过隙白驹 [ guò xī bái jū ]

解释 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出处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84尺璧寸阴 [ chǐ bì cùn yīn ]

解释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85流光瞬息 [ liú guāng shùn xī ]

解释 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 鸣珂嘲客》:“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86一日三月 [ yī rì sān yuè ]

解释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87一去不返 [ yī qù bù fǎn ]

解释 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出处 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看着青春的易逝,才觉得青春的可贵,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

88人生在世 [ rén shēng zài shì ]

解释 指人生活在世上。

出处 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89追悔不及 [ zhuī huǐ bù jí ]

解释 悔恨过去的往事,却已经难以挽回了。

出处 《太平广记·齐推女》:“有顷,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伤痛女冤横,追悔不及。”

90日月如箭 [ rì yuè rú jiàn ]

解释 比喻光阴很快地飞逝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转瞬便隔了年头。”

91日不移影 [ rì bù yí yǐng ]

解释 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 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

92铜壶滴漏 [ tóng hú dī lòu ]

解释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出处 唐 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93祸不旋踵 [ huò bù xuán zhǒng ]

解释 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出处 《北齐书 袁聿修传》:“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94驷之过隙 [ sì zhī guò xì ]

解释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出处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95咄嗟立办 [ duō jiē lì bàn ]

解释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96寸阴尺璧 [ cùn yīn chǐ bì ]

解释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97一弹指顷 [ yī tán zhǐ qǐng ]

解释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出处 《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98蹉跎自误 [ cuō tuó zì wù ]

解释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

99岁不我与 [ suì bù wǒ yǔ ]

解释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