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准备好出发的成语

形容准备好出发的成语


1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释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枕戈待旦 [ zhěn gē dài dàn ]

解释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出处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4严阵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解释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5整装待发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

解释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

6摩厉以须 [ mó lì yǐ xū ]

解释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待时而动。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7杅穿皮蠹 [ yú chuān shuǐ dù ]

解释 杅:饮水器。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于四方。”

8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9实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解释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0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1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2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3如意算盘 [ rú yì suàn pán ]

解释 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从好的方面作出打算。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14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5常备不懈 [ cháng bèi bù xiè ]

解释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16行色匆匆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解释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出处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17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18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19待时而动 [ dài shí ér dòng ]

解释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20急急忙忙 [ jí jí máng máng ]

解释 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21拭目以待 [ shì mù yǐ dài ]

解释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22大处着眼 [ dà chù zhuó yǎn ]

解释 着眼:观察。指从整体;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考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23至公无私 [ zhì gōng wú sī ]

解释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24朝发夕至 [ zhāo fā xī zhì ]

解释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出处 唐 韩愈《鳄鱼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25练兵秣马 [ liàn bīng mò mǎ ]

解释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 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26曲突徙薪 [ qū tū xǐ xīn ]

解释 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27量枘制凿 [ liàng ruì zhì záo ]

解释 见“量凿正枘”。

出处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于方正;量枘制凿,术仍取于纵横。”

28朝发暮至 [ zhāo fā mù zhì ]

解释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出处 语出《后汉书 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29出以公心 [ chū yǐ gōng xīn ]

解释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30摩砺以须 [ mó lì yǐ xū ]

解释 见“摩厉以须”。

出处 唐·白居易《重序》:“盖示余勇,摩砺以须我耳。”

31摩厉以需 [ mó lì yǐ xū ]

解释 见“摩厉以须”。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32少纵即逝 [ shǎ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33量凿正枘 [ liàng záo zhèng ruì ]

解释 谓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

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旈。”

34处实效功 [ chǔ shí xiào gōng ]

解释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35行色怱怱 [ xíng sè é méi ]

解释 见“行色匆匆”。

36天地神明 [ tiān dì shén míng ]

解释 指上天和神灵。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