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哭的很美的成语

形容哭的很美的成语


1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

解释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验作人难。”

2如泣如诉 [ rú qì rú sù ]

解释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解释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4泣不成声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释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5哭哭啼啼 [ kū kū tí tí ]

解释 不停的哭泣。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6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解释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7热泪盈眶 [ rè lèi yíng kuàng ]

解释 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8潸然泪下 [ shān rán lèi xià ]

解释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出处 宋 马廷鸾《题汪水云诗》:“余展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

9泪如泉涌 [ lèi rú quán yǒng ]

解释 涌:水从地下向上冒出。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形容十分悲伤的样子。

出处 唐 刘损《愤惋诗》:“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10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解释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11哭天抹泪 [ kū tiān mǒ lèi ]

解释 形容哭哭啼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12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解释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13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解释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出处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14向隅而泣 [ xiàng yú ér qì ]

解释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15长歌当哭 [ cháng gē dàng kū ]

解释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16涕泗滂沱 [ tì sì pāng tuó ]

解释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出处 《诗经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7泪如雨下 [ lèi rú yǔ xià ]

解释 眼泪像下雨似地淌了下来。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18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解释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19我见犹怜 [ wǒ jiàn yóu lián ]

解释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南朝 宋 虞通之《妒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20抽抽搭搭 [ chōu chōu dā dā ]

解释 形容抵声哭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21饮恨吞声 [ yǐn hèn tūn shēng ]

解释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22椎心饮泣 [ zhuī xīn yǐn qì ]

解释 犹言椎心泣血。

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23涕泗流涟 [ tì sì liú lián ]

解释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出处 《世说新语 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24见哭兴悲 [ jiàn kū xīng bēi ]

解释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25梨花带雨 [ lí huā dài yǔ ]

解释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6破涕为笑 [ pò tì wéi xiào ]

解释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27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8笑容可掬 [ xiào róng kě jū ]

解释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29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30老泪纵横 [ lǎo lèi zòng héng ]

解释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出处 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31哭丧着脸 [ kū sāng zhe liǎn ]

解释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32娇小玲珑 [ jiāo xiǎo líng lóng ]

解释 娇小:娇媚小巧;玲珑:精巧透明的样子。形容体态窈窕;小巧灵活;多指女子的身材。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头倚绣枕,身裹锦衾,衾里面,紧贴身朝外睡着个娇小玲珑的妙人儿。”

33小家碧玉 [ xiǎo jiā bì yù ]

解释 小户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

出处 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34捧腹大笑 [ pěng fù dà xiào ]

解释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35意想不到 [ yì xiǎng bù dào ]

解释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36鬼哭狼嚎 [ guǐ kū láng háo ]

解释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37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38回眸一笑 [ huí móu yī xiào ]

解释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9抱头大哭 [ bào tóu dà kū ]

解释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40泪下如雨 [ lèi xià rú yǔ ]

解释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

出处 《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

41泣下沾襟 [ qì xià zhān jīn ]

解释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出处 《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42谋图不轨 [ móu tú bù guǐ ]

解释 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出处 《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43夺门而出 [ duó mén ér chū ]

解释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44相顾无言 [ xiāng gù wú yán ]

解释 顾:看。彼此对看说不出话

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5狼号鬼哭 [ láng háo guǐ kū ]

解释 形容哭声凄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46杏脸桃腮 [ xìng liǎn táo sāi ]

解释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47弥留之际 [ mí liú zhī jì ]

解释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出处 《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48鬼哭神嚎 [ guǐ kū shén háo ]

解释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49哽哽咽咽 [ gěng gěng yè yè ]

解释 不能痛快的出声哭。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50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释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51哭天喊地 [ kū tiān hǎn dì ]

解释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出处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52呜呜咽咽 [ wū wū yè yè ]

解释 指人伤心哽泣的声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看看渐近滩头,只听是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

53神号鬼泣 [ shén hào guǐ qì ]

解释 见“神号鬼哭”。

出处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54泪如泉滴 [ lèi rú quán dī ]

解释 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出处 唐 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55椎心泣血 [ chuí xīn qì xuè ]

解释 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56抽抽噎噎 [ chōu chōu yē yē ]

解释 形容低声哭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57望帝啼鹃 [ wàng dì tí juān ]

解释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58对床夜雨 [ duì chuáng yè yǔ ]

解释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处 唐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59鸟哭猿啼 [ niǎo kū yuán tí ]

解释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 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60惊天地泣鬼神 [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

解释 惊:震惊。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出处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