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正义
zhèng

正义


拼音 zhèng yì

词性 名词 形容词
繁体 正義
简拼 ZY
五笔 GHYQ


词语解释

正义[ zhèng yì ]

1.公正的、正当的道理

主持正义。

justice;

2.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

exact implication;

3.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正义的战争。

just;


引证解释

1.公正的、正当的道理

《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

《史记·游侠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朱德 《过图门江怀朝战》诗:“奋起援朝倡正义,雄师百万復开州。”

2.正确的或本来的意义

汉 桓谭 《抑讦重赏疏》:“屏羣小之曲説,述五经之正义。”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览盈虚之正义,知顽素之迷惑。”

清 范家相 《三家诗拾遗·韩诗》:“《齐诗》匡衡一疏,似与鲁説不同,而《诗》之正义,亦未明辨以晳。”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説正义而已矣。”

3.公道正直;正确合理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是以范武归晋而国姦逃,华元反朝而鱼氏亡。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之。”

毛泽东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

4.旧时指经史的注疏。如 唐 代 孔颖达 等有《五经正义》, 张守节 有《史记正义》


国语辞典

1.公理

《荀子·正名》:“正义而为,谓之行。”

公理

邪恶 罪恶

2.旧时指对经史典籍的注释。如《五经正义》、《史记正义》


网络解释

1.正义 (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伦理学、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在伦理学中,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即公正。

正义”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

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整体看来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公平即是正义。简单来说是同样的人同样对待。

2.正义 (汉语词语)

[justice]∶公正的、正当的道理

主持正义

[exact implication]∶正确的含义,古时多用做书名,如《五经正义

[just]∶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正义的战争

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英语翻译 justice; righteousness; righteous; jus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正义造句

正义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