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渔父

渔父


拼音 yú fǔ

繁体 漁父
简拼 YF


词语解释

渔父[ yú fǔ ]

1.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old fisherman;


引证解释

1.老渔翁

《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国语辞典

1.年老的渔夫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耳。”

唐·罗隐〈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2.庄子杂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则道存

3.《楚辞》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忧愁叹吟,遇避世渔父,假设问答以寄意


网络解释

1.渔父 (《楚辞》篇章)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 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

今人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楚辞今绎讲录》《屈原赋今译》诸书中亦反复的论证,认为是屈原作品。《渔父》与《卜居》可看做是姊妹篇,《卜居》偏重于对黑暗政治的揭露,《渔父》则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两篇都是以问答的方式表现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大。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渔父造句

渔父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