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成语故事 抱薪救火的故事

抱薪救火的故事


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好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

有一回,秦国又派乒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还是被打败。大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阻,还是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最后真的就像苏代说的一样,秦国根本不满足,仍然继续攻打魏国,掠夺了魏国更多城池,最后弱小的魏国就被秦国消灭了。

成语解释

成语拼音 bào xīn jiù huǒ

成语解释 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
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也作“负(背)薪救火”。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感情色彩 抱薪救火是中性词。


成语故事

抱薪救火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