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典籍的意思 典籍造句 20字左右

典籍造句20字左右


  • 1、接触越多古代的典籍,越觉得古人的话十分发人深省呢!
  • 2、他虽博综古代典籍,依然无法尽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学。
  • 3、秦始皇时朞,嬴政实施暴政,焚书坑儒,毁坏了大量文学典籍
  • 4、援古证今,细细查过这本典籍之后,才知道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 5、二十四史是记载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重要典籍
  • 6、没有读遍天下的典籍,就不可以妄下雌黄修改校订。
  • 7、其曾耗尽心血收藏、董理、刊印文史典籍,贡献超卓。
  • 8、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
  • 9、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 10、顾起元学问渊博,通晓典籍掌故与古今人物,晚年着作颇丰。
  • 11、读彻博通内外典籍,诗多机趣禅理,为世所珍。
  • 12、枫木是苗族先民的图腾还可以从汉文典籍中得到印证。
  • 13、指锡兰上座部所传的巴利语系佛教典籍
  • 14、这套数量浩大的经书是极为珍贵的佛教典籍
  • 15、虽然诗书礼乐是儒家递相传习的典籍
  • 16、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
  • 17、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
  • 18、略论郑振铎在抢救祖国文化典籍上的巨大贡献
  • 19、寻回典籍,是我的责任。就像寻回长城,是你的责任。伽罗
  • 20、这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一直伴随我成长。
  • 21、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
  • 22、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 23、韩规古籍是普米族祭司韩规使用的宗教典籍
  • 24、他从童蒙时代就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的典籍了。
  • 25、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典籍,能属文,尤善尺牍,为世所楷。
  • 26、古今不少字书和姓氏典籍称,单姓亓源于复姓亓官氏。
  • 27、古代苏州藏书家以抄书保存流传典籍功绩评述
  • 28、学士掌刊辑古今典籍,以辨明邦国大典。
  • 29、故太尉杨秉知臣窃窥典籍,猥见显举,诚冀臣愚直,有补万一。
  • 30、汉兴,幸存的儒家学者皆垂垂老矣,又努力传授儒家典籍
  • 31、单港永留名,典籍流芳,扶墓碑追怀故旧。
  • 32、惟我邑地处荒陬,汉蒙杂居,典籍贤哲等于杞宋无征。
  • 33、为藏族各大印经院刊印佛经典籍的惟一形式。
  • 34、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着述。
  • 35、乃搜古今典籍,并为梓之,刻资费及十万。
  • 36、叶向高不仅在山中祈梦求签,还曾住观中攻读经书典籍
  • 37、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 38、图书馆古籍书库珍藏有卷帙宏富的古代文献典籍,价值极高。
  • 39、我曾扣问典籍,查询诸佛诸菩萨的净土是否也有雨。
  • 40、次年,派充武英殿总纂,负责各种典籍文献的编纂事宜。
  • 41、西周典籍流程下来的不多,而且古书经过一再传钞,舛误难免。
  • 42、他广泛云游,觅览真迹;埋首案头,披阅典籍
  • 43、当代青年,亦应当阅读典史典籍,通晓中华文化,品味中华风貌。
  • 4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
  • 45、全身上下,只剩一件长衫,几件单衣,还有几卷心爱的典籍
  • 46、到了中学,我渐渐地由散文小说向世界典籍迈步。
  • 47、回到家,一本一本翻看自己看不懂的史学典籍
  • 48、它曾经是一处珍藏四书五经和历代典籍的藏书楼。
  • 49、传承千载的文化典籍,正是我心中的中国印记。
  • 50、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典籍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 51、古代汉文典籍对契刻记事有记录,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 52、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 53、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母研究
  • 54、陈道隆一生对医经典籍之研究,能以简驭繁,去芜存菁。
  • 55、其中征引典籍,极为宏富,颇以辨驳自矜,而舛讹处多不能免。
  • 56、敦煌遗书内容可分为宗教典籍和世俗典籍两大部分。
  • 57、考诸典籍,皆持之有据,非无根游谈,大体符合史实,足可征信。
  • 58、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校订、翻译巴利佛教典籍
  • 59、四大名着,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巅峰之作,真的,值得一读。
  • 60、若于世俗外道典籍而不远离,我则说为斗诤根本,是佛法难。
  • 61、为了起我的名字,他老人家真是翻遍典籍,穷尽学识。
  • 62、一腔热血准备高考,充满典籍的方成功。
  • 63、前人的高风亮节积淀在典籍中,不知影响了多少后学。

词语解释

典籍[ diǎn jí ]

1.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亦泛指古今图书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典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