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典籍的意思 典籍造句 50字左右

典籍造句50字左右


  • 1、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除了一些典籍的注疏和集成以外,在工具书出版方面,也只是产生了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少数辞书。
  • 2、据典籍记载,歙砚也称龙尾砚,是“文房四宝”中砚台的最佳代表,因其石材出自江西婺源县龙尾山,原产地在婺源砚山村。
  • 3、黄河黄,长江长。黄河长江是家乡。古华夏,文明扬。道德修养文脉香。读典籍,好文章。孔孟精粹心里装。正气在,正风强。中华美德传四方!
  • 4、字行纸帛,博大宽和,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孔孟典籍,手不释卷,修身律己和乐;行诗作赋,笔绘祖国,七彩画卷七彩歌:修身律己,爱我中华!
  • 5、轿舆内,内壁颜泽清凉,垂下两串凉珠缨络;当央一张长条黑檀矮几,上列文房四宝,下码三五本厚重典籍,隐有淡淡墨香。
  • 6、张铁嘴上过高小,粗通文墨,翻了几遍,里面的文字艰深枯涩,他看得似通非通,但隐约知道是一些符咒之类的典籍
  • 7、袁绍出身高贵,对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乱政前,他在洛阳,来往的宾客多为世家华族,众人谈起典故以古讽今,无不如数家珍。
  • 8、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结合语源学和考古学的成果来考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阿波罗是一个多种文化元素融合后塑造成的希腊本族神。
  • 9、自然不是,那些修道典籍都是前人苦心搜罗而来的,岂会这么简单就让你们读阅,在太皇星系可没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好事情。
  • 10、财不露白你不懂啊?亏你爷爷舅舅还跟我吹嘘说你熟读圣人典籍,待人接物无不通透呢,照我说啊,你是本末倒置啊。
  • 11、通风曝书、良好阅读习惯、严格的管理制度……展览还将前人总结出的保护典籍的经验一一展示,并且介绍了传统的修复技法。
  • 12、圣人的典籍,是用来讲教化的,只要熟悉经文,粗通传注大义,常使自己的言行得当,也足以立身做人就行了。颜之推 
  • 13、希望能通过相关的笺释校注为唐代典籍整理尽一己之力,为今后笔记小说之文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做一小部分基础工作。
  • 14、再看黄皓本人,明显是被灵丹妙药洗过经髓了,他拿着灵芝到我这里,肯定是他师父指使的,目的肯定是换取我仲家的法诀典籍
  • 15、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 16、文中精彩之处颇多,如司空公子讪笑綦毋先生不知权变一段,其语本出自典籍;以世俗口吻而唐突圣典,实寓讽世之深意。
  • 17、我每天做喜欢的时光就是妈妈带着我一起阅读各种国学典籍,妈妈总会把一些古老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我听,她懂的可真不少!
  • 18、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
  • 19、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更有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藏的历史文物,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 20、建安年间,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瘟疫对百姓的危害。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一部最有影响力的光辉典籍
  • 21、而行至现今,当我们注目于古书典籍时,不禁恍然大悟,嗟然长叹:父母要的,不过是走向生命尽头的途中,有孩子们的陪伴。
  • 22、故乡在韶关,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去了,经历风霜雨打,故乡里剩下一些沧桑可能会打开我心中的那一部典籍吧!
  • 23、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
  • 24、语文,让我在优美动人的唐诗宋词中踱步;语文,让我在淋漓酣畅的美文小说中畅游;语文,让我在流传百世的名家典籍中飞翔。
  • 25、小院里,无暇清理的杂草葳蕤繁盛;书房中,翻阅数遍的典籍早已卷起了边;门房紧闭,谢绝见客多时,连大门也长出了青苔。
  • 26、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以典籍为依托,生生不息的精神以文字为载体,一个个方块字,融汇着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
  • 27、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渐渐的我不在满足于欣赏文学典籍,而是开始尝试着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 28、这看似顺应时代发展,然而,应着信息时代的高效要求,常用文字圈会渐渐缩小,一些美词便只能残存于文字典籍难逃。
  • 29、小学时,和父母一起去新华书店,刚一进门,便被这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给吸引了,一本本书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我遨游在这书海之中。
  • 30、四大名着亦是中华优秀典籍中的奇葩,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却又都是那么的优秀、经典,要想给它们排个座次,唉,实属不易。
  • 31、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一本无字的典籍,是我们成长的第一空间。
  • 32、是明代唯一记述南京太仆寺的详细情况、研究明代南京地区马政的重要典籍,保留了当时马政实施以来的第一手材料。
  • 33、书籍千千万,最爱修身书。正气自古有,仁爱典籍出。中华传懿德,冰心在玉壶。篇篇文辞美,字字皆珍珠。文明似泉水,泉水永不枯!
  • 34、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 35、七分绵软中又带着三分风骨,颇似江南繁华烟雨之地的吴中软调,与耿直硬朗的巴人方言相比,江南的语调更适合用来诵读诗经典籍
  • 36、先人们为我们留下如此珍贵的典籍文献,那么在科学日益进步的今日,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发掘吗?
  • 37、充满着诗歌的翰墨典籍,雄浑醇香,手所到之页,眼所到之行,皆幻化成香,萦绕在瞳与墨之间,袅袅回旋,久久徘回于心扉,飘荡,飘荡!
  • 38、经典不存,何以为国?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的文化典籍如同夜空璀璨的星星,照耀着历史的长河。
  • 39、5000年的历史厚重,不仅仅是史书典籍与大地华美,更源于古老智慧的光芒。我们要立足实践,博采众长,我们要心有传统,细嗅新芳!
  • 40、三楼最显眼的是大厅中间的一块张謇当年所书之家训碑,那是张謇当年翻遍典籍,罗列名家之家训经典名句组成。
  • 41、哎……同时,我体内珍贵的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珍宝一抢而空,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回忆。
  • 42、这本书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 43、为了防止百姓私下议论朝政,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企图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于是他下令焚毁秦国以外的所有史书典籍
  • 44、我们也可以从臧克家的文笔下可以看到,闻一多先生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他钻探古代典籍的无比的恒心和毅力。
  • 45、这里可以看到用来书写的竹简、和现代明显不同的毛笔、墨条,铜削刀和玉玺,让我们知道古代的文化典籍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46、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47、藏经阁在弘图寺建寺时就有了,历史悠久,共有上下两层,存放了大量佛家典籍,许多还是唐朝以来绝版的手抄本,可说珍贵无比。
  • 48、圣人的典籍,是用来讲教化的,只要熟悉经文,粗通传注大义,常使自己的言行得当,也足以立身做人就行了。颜之推
  • 49、作为国粹的中药,凝集一个民族的无穷智慧,吴炳新从万签插架的典籍中搜寻生的希望,从诸多民间秘方中采撷生的曙光。
  • 50、中国的传统典籍都是以汉字为载体记载的,中文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依靠汉字承载、传播和见证的。
  • 51、语文是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语文是一本典籍,记录我们学习的一点一滴;语文是一艘巨轮,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 52、自庸才始,大读典籍,洗净心灵脱垢而善其性,若悟若修,行以智慧者本德行,遂可清修,欠者德名有成,善者超凡入圣。
  • 53、家住江畔,窗临书乡,静卧楼阁半掩门。听得细雨,红了樱桃,湿了芭蕉。长风卷帘,衔将书乡阵阵飘,舞起思绪翩翩,漫溯于烟火典籍长湖之火。
  • 54、面对千百年来流传的医书典籍,李时珍竟有指出其中错误的胆识,怀着编写一部医书的梦想,他踏上了遍尝百草,独攀险峰的道路。
  • 55、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能改变世界的奇迹创造。
  • 56、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等稀世文物;圆明园也是一座奇花异木之园,名贵花木多达百万株。
  • 57、他们的事业虽然都未能成功,但他们所干出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在历史典籍上写下重重的一笔。
  • 58、近代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从唐诗下手,向古代典籍进军,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 59、翻烂了如山的书本,带着自诩的荣耀,我们骄昂着头步入江湖红尘,阅读梵文般的社会典籍,修得走火入魔,因而产生遗憾与伤痛。

词语解释

典籍[ diǎn jí ]

1.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亦泛指古今图书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典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