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中道的意思 中道造句 20字左右

中道造句20字左右


  • 1、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 2、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 3、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寒山
  • 4、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吴侯之妹,国色天香。
  • 5、他闪电似地用锤猛砸下去,不偏不倚,正好击中道钉。
  • 6、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贾谊
  • 7、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是三分法,倡导中道哲学。
  • 8、这番话从公孙越口中道出,仿佛变了味儿。
  • 9、人们痛惜于他的“中道而废”,更竞相揣度其黯然自沉的原因。
  • 10、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 11、因为它依赖于憎恨或者依赖于一条虚假的中道来存在。
  • 12、小仙曾学习三十六法门之中过术字门中道术,可请仙扶鸾。
  • 13、再修假观破空执,破空、有二执后,修中道观断除界外之无明惑。
  • 14、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绢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15、即真如中道,离一切言语思虑之形容计度。
  • 16、谓初相约共行祝,后相欺诳,中道而止之也。
  • 17、范增怒而辞归,中道病死,项羽失去臂助。
  • 18、你是我心中不到的之岸,你是我心中道不绝的缺憾。
  • 19、这些空中道路连接着一个又一个圆球形的房屋。
  • 20、中道莫踌躇,努力进行求上达;前程颇远大,乘风飞去属高材。
  • 21、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
  • 22、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 23、它得其中道理,继而努力着,下降到地面的时间约还有一分钟。
  • 24、中道莫彷徨,勤奋开展求上达;前途颇高远,万里飞到属高材。
  • 25、兴中道是中山市最重要的交通道路之一,也是最美丽的街道。
  • 26、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贾谊 
  • 27、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寒山 
  • 28、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 29、“盖学者自彊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 30、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
  • 31、古号为圣贤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两眉之间。
  • 32、中道而止,半途而废,始勤而终怠者,凡民之情,盖莫不然。
  • 33、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 34、夏国的开国皇帝党项族的一代英主,就这样中道而殂了。
  • 35、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36、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
  • 37、旬阳道情曲种与关中道情曲种同为一系。
  • 38、在1963年的世界对抗赛中道奇队连续4次轻取北佬队。
  • 3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40、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我想没人比他们更明白个中道理了。
  • 41、嗟夫,学历不济,中道无援;流水易古,龙门难跃。
  • 42、这对你是一次全新的试炼,亦是初中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卡。
  • 43、其中道理很简单:这里的树木学会了优雅地生长。
  • 44、在我眼中道德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诚实守信,与人为善。
  • 45、君怀常不开,贱妾当何依。恩情中道绝,流止任东西。
  • 46、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47、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 48、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 49、六部大论,青灯黄卷;起正知见,中道三义。
  • 50、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犯,中道绝息。
  • 51、藩司樊增祥,关中道尹昌龄皆重其学行。
  • 52、志行千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
  • 53、怎能不从繁杂中道出一缕禅意?心又澈了一层。
  • 54、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 55、荒野上惟纵直兀立的,只当属沙烟中道旁无一摇曳的白杨。
  • 56、在一首歌中道写:我希望明天就能回家,就算只有一秒
  • 57、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 58、中道莫踌躇,努力进行求上达;前程颇远大,乘风飞去属高材。
  • 59、文中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词语解释

中道[ zhōng dào ]

1.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中庸之道

3.佛教: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中道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