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袁绍的意思 袁绍造句 40字左右

袁绍造句40字左右


  • 1、当年他的父亲袁绍和曹操、许攸等人和一大批公族子弟,每日里不是飞鹰走狗就是呼朋引伴横行洛阳。
  • 2、到时候也只将甘陵城围住,挫败审配的主动出城攻击而已,然后派人打探袁绍的援军,准备围城打援。
  • 3、郭嘉却力排众议说道:“袁绍现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冀州,正在和公孙瓒拼的死去活来,不会在意许都的。
  • 4、吾兄扫荡寰宇,平定四方,有大功于汉室,岂似汝贩席织履之徒,明投袁绍,暗窃河北,欺弄天下百姓,盗取仁义之名。
  • 5、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 6、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
  • 7、看到袁绍妄图用人数来压自己,孙坚确是冷哼一声,手中剑锋一转,整把剑上散发出耀眼的古铜色芒光。
  • 8、吕布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绝,于是吕布改投袁绍
  • 9、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
  • 10、之后,董卓杀死刘辨,逼死何太后,并且杀害了朝廷一些王公大臣,比如袁绍在京城的所有亲眷。
  • 11、召集各路将军,就说董卓的西凉大军已经到达虎牢关,我袁绍身为联军盟主,自当以身作则,奋勇当先,不畏强敌。
  • 12、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于下邳,摧袁绍于官渡,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枭除荡定者,不可胜计。
  • 13、郭嘉拿过竹片一看,袁绍自少年时如何纨绔,广招贤良时如何做作,时常问人计略却不采纳,等等等等。
  • 14、而如今盟主为袁绍,负责酸枣军粮调配为袁术,此二袁闻孙坚托故不出兵为其家族报仇,必然暗地里恼坚。
  • 15、袁绍要使三子一外甥分掌河北四州事务,打破了自孝武皇帝以后形成的强干弱枝集权于中央的“潜规则”。
  • 16、袁绍公卿子弟,纨绔膏粱;张邈东平长者,糊涂迂腐;孔伷清谈高论,纸上谈兵,打起仗来全都不是您董相国的对手。
  • 17、曹操首起义兵后不久,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与州郡,关东诸侯响应并推袁绍为盟主。
  • 18、这二人再无顾忌,彻底光着膀子嗯嗯啊啊疯狂搅基,这才有了着名的官渡之战,当然,最后菊花失守的是袁绍
  • 19、袁绍协迫韩馥,遂领冀州牧,卑辞厚币招揽田丰,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命以为别驾。
  • 20、然而此战对曹军来说乃背水之战,不胜则死,因此曹军将士个个奋勇厮杀,最终击败来犯的袁绍军。
  • 21、而且吕布也并非单纯的勇将,颇有才略,英雄记中记载称他在离开袁绍时,袁绍派人追杀,绍假布领司隶校尉。
  • 22、想那袁绍数万大军屯驻河内,缺衣少粮,要不是将军仁厚时常接济他们,恐怕早已经是饿殍遍野。
  • 23、袁绍为私为公,都应该全力以赴,灭杀董卓,为国报仇,为家雪恨,然而他不率先杀敌,迁延日月,保存实力。
  • 24、袁绍闻言,先是喜上眉梢,待听得赵子龙又在谷中,当下一愣,问道:“吾军四面劫围,彼又是如何突入谷中的?”。
  • 25、袁绍就特别喜欢胡床,在邺城的府中就备了一套,每次议事他就坐在胡床上,其它人依旧是在坐席上跪坐。
  • 26、曹操却认为,袁绍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兵多却指挥不明,将骑而政令不一,虽然兵多粮足,正好为我所用。
  • 27、荀攸一生辅助曹操争霸天下,征张绣、战袁绍、擒吕布、定乌桓、为曹操雄霸北方无不作出重要贡献,作出非凡功劳。
  • 28、想曹操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秀,灭袁绍,征刘表,获得了北部中国的控制,平定中原,此乃乱世英雄也。
  • 29、一天,听说袁绍的谋士来访,曹操竟顾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
  • 30、袁绍官渡之战败北和刘备除旧布新的两件事例,难道不能证明接受他人忠告的重要性吗?
  • 31、官渡之战前夕,刘备投奔了袁绍,带兵去袭曹操,曹操力高一筹击退了刘备,并追击到了徐州,招降了关羽。
  • 32、可是你前有狼后有虎,前有袁绍后有董卓,要想摆脱困境,你只能选择做一个奸雄,一个被人辱骂的奸雄。
  • 33、所以,曹操决定攻打刘备,而对袁绍采取安抚麻痹之策。由此可见,曹操实质上是一个很高明的战略家。
  • 34、假如我无所不能,我将穿越到三国时朞,让所有人都知道曹操在官渡如何击败那个粗暴的袁绍
  • 35、伐袁之时,是你那求贤若渴之情,还未穿鞋便迎接许攸;是你,毅然只带1万兵,火烧鸟巢,大败袁绍
  • 36、官渡大胜后,曹操从袁绍扔下的金银珠宝中搜出书信一束,都是自己的部下与袁绍暗通的书信。
  • 37、因为多疑,实力非常雄厚的袁绍在官渡之战屡失良机,导致了众叛亲离,最后只得一个人颠沛流离。
  • 38、可是董卓一个区区小将华雄,单骑一回合斩了袁绍的四位大将,此事语惊四座,谁也不敢出兵灭华雄。
  • 39、虽然俺己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但是从兵力来讲的话俺的兵和袁绍的始终有一点点的距离。
  • 40、数十年后,你扫平北方,只剩下袁绍这个劲敌,袁绍的土地是你的数倍,兵马甚多,手下良将无数。他向你发出挑战。
  • 41、天下大乱,群雄争霸,他不畏强权先讨董卓,后伐袁绍,威震四海,沧海之上,碣石之边,激起千层浪。
  • 42、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只会和袁绍一样,固守偏执,却缺少了那双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了直视自己的勇气。
  • 43、而曹操的主力部队在袁绍那里,所以没有一举歼灭刘备,使得刘备侥幸逃过此劫才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 44、在袁绍面前,他把他所有胆识和谋略用来导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一场经典之战。
  • 45、后来,当袁绍等悟出了迎奉天子的好处,想与曹操共享这张王牌,你说袁绍天不天真,曹操怎么可能答应呢?
  • 46、吾于桌前,料想他日先去袁术,后取袁绍,即可纵横天下矣!则吾之愿便可实现,必能平天下!
  • 47、初平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
  • 48、在战胜袁绍后发现许多部下与袁绍通过密信,他不但不追究这些人,反而叫人把密信统统烧毁。
  • 49、在袁绍的十八路大军遇见华雄时,全都望而生畏,最后是关羽用精湛的刀法劈死了华雄。
  • 50、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
  • 51、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
  • 52、诸位,今天早晨有消息从河北来,袁绍的三子在冀州城内磨刀霍霍,一场夺嫡之争看来是势所难免了。
  • 53、诸位远道而来,本初荣幸之至,本来孟德才是发起讨董的正角儿,我袁绍似乎有点喧宾夺主了。
  • 54、当初他北见袁绍,不得重用,于是他对谋臣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良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55、讨伐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曹操与袁绍又上表推举鲍信担任破虏将军,鲍韬担任裨将军。
  • 56、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 57、建安四年,董卓已灭,吕布已亡,孙权按兵据守江南,刘表处中立,唯独北方名门之后袁绍占黄河以北,人多势众。
  • 58、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袁绍想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直捣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想一举消灭曹操。
  • 59、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轻敌,两个月后,军中粮草告急,便派使者向总营催粮,可在路中,却被袁绍的部将许悠所擒。
  • 60、譬如曹操的7万人打败了号称70万大军的袁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 61、在听取众谋士的建议后,曹操却作出了令人意外的战略决策,决定攻打刘备,而置袁绍于不顾。
  • 62、曹操如果此时主动与袁绍相斗,则刘备可能渔翁得利,即使不主动夹攻曹操,但也广收民心,实力逐渐坐大。
  • 63、曹操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按理他应该处斩部下,但他却说孰能无过,我还奉承过袁绍,这些书信就送给袁绍吧。
  • 64、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吕布、孙策、刘备等大大小小的军阀各据一方,为了争夺天下,连年混战。
  • 65、曹操那时才两万兵力,当他得知敌人要发动总攻时,同谋士分析形势,利用了袁绍的弱点,平定了北方。
  • 66、军师许修正在建议袁绍应该趁现在袭击许都,被沈裴任说成了他和曹操一起来骗袁绍
  • 67、接着,曹操与袁绍大战,胜利之后建立了魏国,率兵进攻住在江南的孙吴,于是引出赤壁之战。
  • 68、反观那周幽王、商纣王、项羽、袁绍,哪一个不是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搞得众叛亲离,身败名裂。
  • 69、这就使刘备、关羽在外大袁绍时,张飞醉酒鞭打士卒激起兵变丢失了徐州城,断送了刘备兄弟的退路。
  • 70、他最终相信了许攸,凭借有限的兵力打败了比自己强大的多得多的袁绍,并在随后统一了北方。
  • 71、他不像刘备,取得荆州后就沾沾自喜,也不像袁绍,兵败一场就灰心丧气,再无信心争霸天下。
  • 72、比起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吐血而亡,刘备在猇亭之战后亡于白帝城,他是多么的豁达与坚强。
  • 73、不论世人对他的评定如何,英雄还是枭雄,于他又有何干,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挺进北方,进而虎视中原。
  • 74、袁绍,生性愚昧,优柔寡断,喜好金钱,贪也,袁术之兄。后被操所灭,幽州、凉州、并州等地原属他。
  • 75、200年二月,袁绍派颜良进攻白马,曹操采用了谋士苟攸的声东击西之计,斩了颜良败袁军。
  • 76、得胜之后,曹操发现了许多书信,这些信件大多都是军中部将写给袁绍的,其中不乏示好投诚之语。
  • 77、我们一动不动的藏着,就听见袁绍盈的脚步声慢慢的接近了我们,我的心砰砰的要跳出了心口。
  • 78、三国时许攸本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可是他却在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中帮助曹操赢得了胜利。
  • 79、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绍而斩其婚使。
  • 80、你也宽明大义,灭袁后,面对袁绍手下谋士的誓死不降的表现,你还是怜其精神可贵,将他们厚葬。
  • 81、有可能有的人不以为然,那再看看之前发生的官渡之战,一代枭雄曹操带着几千人打败了袁绍的7万多人。
  • 82、赵云也曾投靠过几个主人,袁绍、公孙瓒,后来感觉刘备待人最好,因此在刘备手下冲锋陷阵毫不倦怠。
  • 83、而曹操与袁绍不同,曹操当知道故友徐攸来投降的时候,正在床上睡觉,高兴得连鞋子也没穿,就跑出来迎接。
  • 84、许攸来见,曹操知道这是一个人才,也曾经顾虑此人是真降还是诱导自己进入袁绍的圈套。
  • 85、袁绍自少喜结交当时上层社会的豪爽之士,少年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
  • 86、袁家虽是四世三公,名望无人能及,然那袁绍少主见,遇大事犹豫不定,能得才而不能用才,有何可虑?
  • 87、因此,杨赐与袁逢是儿女亲家,而杨修就是袁逢之子袁基、袁术的外甥,其实也是袁绍的外甥。
  • 88、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见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顺太师矣。
  • 89、此时,也唯有希望自己以进为退这一招有用,袁绍不会夺走自己这两个好不容易得到的人才。
  • 90、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袁绍以宽厚得众心,想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今兄弟为恶,此势不两全。
  • 91、孙坚见高云不搭茬儿,站起身来,冲袁绍抱拳道:“孙坚不才,原为前部先锋,前去虎牢关挑战!”。
  • 92、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 93、曹操还欲再劝袁绍发兵,袁绍死活不同意,众人也是心急封赏纷纷赞同袁绍暂不发兵先行按功行赏。
  • 94、您非常聪明,有勇有谋,在官渡之战您以少胜多,击败袁绍、袁术、吕布、马超、董卓等人的势力,并在乱世中称霸。
  • 95、他一生破黄巾、收张鲁、擒吕布、灭袁绍、降张绣、伐孙权,打得刘备家破人亡,攻得马超逃亡蜀地,伐得孙权俯首称臣。
  • 96、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被袁绍否认,转身投奔他,他一听是许攸要来,不顾形象,激动地赤脚迎接。
  • 97、人们皆说他不识大体,他却明白,袁绍不尊重任何人的建议,固执己见,自诩为名门之后,难成大事。
  • 98、茫茫沧海之边,伴着惊涛骇浪击石,迎着海风呼啸而过,你我同登碣石,远望着袁绍余部争相逃窜。
  • 99、相对于刘备的虚情假义,袁绍的优柔寡断,孙权的子承父业来说,曹操的霸业,是自己智慧的结晶。
  • 100、三是刘备实力弱小,而且民心未附,此时将其歼灭,然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是很好的战略抉择。

词语解释

袁绍[ yuán shào ]

1.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初任司隶校尉。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谋诛宦官事泄被杀,他尽杀宦官。后董卓入京专朝政,他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称冀州牧,号召起兵讨董卓。后逐渐占有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等四州。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被曹操打败,不久病死

袁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