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振聋发聩的意思 振聋发聩造句 60字左右

振聋发聩造句60字左右


  • 1、第三,儿臣观史,凡心经大悲难反倒更心无旁骛,胤禛既有隐疾反无牵挂,在皇阿玛教训下,想必振聋发聩必能一心办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其不可不用!
  • 2、基础教育的精神转向无疑切中痼疾,振聋发聩,但是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不自觉地移植了西方人文主义或人学思想,忽略素质教育改革的文化合理性。
  • 3、正如九十多年前那群热血沸腾的先驱从云端从山腰走到地面,就此扭转了历史的车轮一般,九十年过后,行走于人世的青年们定然也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 4、然而此书却并非似我想像地如同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而是仿佛涓涓细流,娓娓道来,使人起初略感平淡,进而若有所思,继而回味隽永,最终掩卷叹息。
  • 5、同样,一首好歌,不是只靠华丽的辞藻,和流畅的音调就能赢得大家的心,而在于歌中所讲述的情感与描绘的意境、故事是否能引人深思、振聋发聩
  • 6、他见大家都行色匆匆地赶回家,更得意了,发出一声威风凛凛,振聋发聩的咆哮,浑身发出刺目的,煞白的光线,瞬间把方圆十里照得亮如白昼。
  • 7、然而,当我们看到自然的一片狼借时,还有什么理由为我们自己找借口开脱呢?醒醒吧!为了追求单纯经济效益的人们!听听大地那振聋发聩的呼唤吧。
  • 8、太多颗明亮的星组成光幕,他们铺就了最美的风景,他们是最璀璨的烟火,却不稍纵即逝,永远的隔着沉重的历史之门,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 9、沉睡者百年后依旧沉睡,而鲁迅孤独的呐喊,已穿透世纪,在今天仍旧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刺痛一些人的神经,为一些所谓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 10、剑杖终于相交,轰然巨响,振聋发聩,青石地板化为碎屑随风飘扬,迷蒙之中,剑君耳边却传来了上官龙的冷哼之声:“事情谈完,老夫便要为死去的属下讨回公道!”。
  • 11、马赫的历史批判着作对一代自然科学家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甚至那些自命为马赫反对派的人,也像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地汲取了马赫的不少思想营养。
  • 12、这类旨在撩开天朝盛世帷幕,以振聋发聩的社会批判,富有形象性与感情色彩的文字,向全社会预告危机并谋求解救方策的作品,其主题可称之为惊秋救敝。
  • 13、站在缱卷的风中,穿过江南,想象可能看到大漠,那些高挺着永不弯曲的胡杨,展示出生命的力量,让远在水乡的我听到生命之歌在振聋发聩地久久回响。
  • 14、他是墙内孤独的困兽,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既然无法改变既定事实,那就高奏一支命运交响乐,让千百年后墙外的我们领悟,这不朽巨人的精神乐土!
  • 15、轻微的,隐隐约约的,含混不清、若有若无,乃至明晰的,近在咫尺和振聋发聩的,那是地声天籁、人语虫鸣,还是草木鸟兽的呼吸之声呢?我辨不清楚,也弄不明白。
  • 16、腕子一抖,挽一个漂亮的剑花,一片叶芽就随着舞起来了;打一套拳,叶片就跟着摆起来了;棍落一线,是春雨中的惊雷,振聋发聩。一切都被少年唤醒了。
  • 17、在今天热衷于沽名钓誉,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文坛里,写写肖殷这样的文人品格风骨,可以振聋发聩!国凯还写到农民出身的着名作家杨干华。
  • 18、林则徐、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正是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整部历史。
  • 19、忘不了犯错时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呵斥;忘不了生活中那点点滴滴的关爱;忘不了那长夜明灯的故事;忘不了作业本上圈圈点点的辛劳。
  • 20、国难将至,他挥毫骂贪官污吏、骂世人的不醒、骂社会的黑暗,骂得那般酣畅淋漓、骂得那么振聋发聩;国难已至,他却投降敌寇,将屠刀转向国人。
  • 21、瓮牗绳枢之中,他创立出一个学派,门徒充满天下;战火连绵之时,他高喊着兼爱非攻,侠义冠绝古今;纵横捭阖之际,他审视着好战的诸侯,辩论振聋发聩

词语解释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

1.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振聋发聩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