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广开言路的意思 广开言路造句

广开言路造句


10字左右

  • 1、广誉组:广开言路,休声美誉。
  • 2、统治人民,应该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 3、广开言路,政通人和。
  • 4、诤言奖,意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 5、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20字左右

  •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要广开言路,顺应民心。
  • 2、治理国家要广开言路,深闭固距是不行的。
  • 3、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广开言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 4、这次会议广开言路,相互交流经验,开得很成功。
  • 5、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盛世。
  • 6、当领导的就要从谏如流,广开言路,才能把工作搞好。
  • 7、发扬民主,凝聚的是智慧;广开言路,收获的是诤言。
  • 8、急忙上奏咸丰帝,建议打破祖宗成法,广开言路,征集意见。
  • 9、唐代宗正因为理解谏净于国泰民安之益,才能广开言路
  • 10、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30字左右

  • 1、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否则独断独行,必将丧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祸。
  • 2、如今是法制社会,广开言路,你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出来。
  • 3、学生关心国事,谁都知道是进步现象,而促进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广开言路,发扬民意。
  • 4、朕躬广开言路,原要身致太平,不意廷臣所上奏本,类多毛举细故,无关宏旨。
  • 5、刘彻做了皇帝后表现出非凡的气魄,立刻下诏求贤,广开言路,试图时行改革。
  • 6、在北京,两国领导人将广开言路,避免让对方的国家公众产生疑虑。
  • 7、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广开言路,谏劝的奏折,很少留中。
  • 8、齐威王听取邹忌的劝诫,下令广开言路,使齐国走向富强,做到了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 9、唐太宗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 10、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

40字左右

  • 1、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 2、作为一国之君,宋襄公应该广开言路,积极咨询各大臣的意见,虚心请教,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 3、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
  • 4、可见,一个国家的发展,广开言路是多么重要,一定要听取民众的意见。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必将走向没落。

50字左右

  • 1、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库,有利于广开言路、广纳善策,发挥好专家的“智囊”作用,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2、言必有中、言不由衷、言传身教、言多语失、言归于好、言归正传、握手言欢、言教不如身教、广开言路、言情小说、言谈、言外之意、言笑自若。
  • 3、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各种专题会议,中央政治局成员举行6次集体学习,广开言路,博采众议,权衡利弊,制定对策。
  • 4、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
  • 5、广开言路,虚心地接纳各个方面的意见,是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证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 6、近乎固执的坚持,近乎盲目的壅塞,使你在近代落伍,所以,汲取教训的你广开言路,以海纳百川的大度接纳着各式外来文化。
  • 7、近乎固执的坚持,近乎盲目的壅塞,使你在近代落伍,所以,汲取教训的你广开言路,以海纳百川的大度接纳着各式外来文化――
  • 8、自“同心同行建金水”活动开展以来,金水区委统战部坚持同心引领,广开言路、广纳善言、广求善举、广谋善策,为推动发展建立智库。
  • 9、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交流密切,国与国之间交往也十分频繁,世界各国广开言路、自由发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 10、在他40岁之际,还亲自带兵伐魏、伐魏前还满怀深情地向蜀后主上书,提醒刘禅要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治理好国家。

60字左右

  • 1、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需要博采众议、广开言路,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耳朵一定要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决策一定要征求多方面的意见。
  • 2、三国时朞的蜀国之君刘备,得以成就霸业,不仅因为他自身能力高,具有爱民如子的优良品质,更与他广开言路、多方面听取谏言密不可分。
  • 3、他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之心应付他人的劝谏,创造了唐朝初朞的太平盛世,他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被后人称道。
  • 4、而宽容则定是一个伟人必备的精神品质,例如:唐代的太平盛世时朞,李世民宽容魏征进谏时的鲁莽,更是广开言路,建立了太平盛世,也成了一代明君。

70字左右

  • 1、民主之地在这个梦里,中国是这样的:政府、政党广开言路,放宽言论限制,虚心接受每一位公民的批评、建议,扩大基层民主,继续推进选票选举,真正做到问政于民、还政于民。
  • 2、但有些官员,求贤若渴,总是广开言路,招贤纳士,如有能人,定竭力举荐,不管能力是否比自己强,会比自己职位高,他们像朱贵一样深明大义,不为一已私利遏制人才。
  • 3、大唐,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求民之安;以儒为师,戒奢从简,求思之安;广开言路,虚怀纳谏,求政之安。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贞观之治之盛事并非空穴来风。
  • 4、刘邦,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而成为一代明帝的人。他广开言路,一心只为天下太平,百姓幸福。他没有项羽的三万铁骑,没有项羽的家世好,更没有项羽的一身武功,但是他有坚定的信念。
  • 5、有的人一生挥毫泼墨,也有的人一生与刀枪为伴。而曹操呢,却是文武双全。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

80字左右

  • 1、假如刘备能听信忠言,戒骄戒躁,又何至于落得个大事难成,白帝托孤的结局呢?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 2、没有耐心则听不到真言。容言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容言要有智慧,分得清哪是良言哪是谄言;还要有气量,听得进甜言蜜语,也容得下直言不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容言,才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 3、没有耐心则听不到真言。容言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容言要有智慧,分得清哪是良言哪是谄言;还要有气量,听得进甜言蜜语,也容得下直言不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容言,才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晚安!
  • 4、试想,一个闭关自守,师心自用的人又怎能听得进别人的声音,一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政党又怎能为人民谋福祉呢?正是因为广开言路,我们才凝聚了我们人民的力量,为美丽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王,也是一个能广开言路,听取谏言的成功代表。他能够诚心地听取邹忌的讽谏,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奖赏进谏者,使得其它诸国都来朝拜,真正地做到了战胜于朝廷。

90字左右

  • 1、我首先去拜见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我看到他每天都忙于处理国家事务,他厉行节约、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积极采取以农为本,推行科举制度等政策,使百姓修养生息,使国家繁荣昌盛。

100字左右

  • 1、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样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
  • 2、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样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

词语解释

广开言路[ guǎng kāi yán lù ]

1.言路:进言的道路。开放言论,博采众议。指尽量给人们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

我们今天确实需要扩大眼界,广开言路,更好地借鉴外国一切先进的东西。

广开言路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