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说话激昂的成语

形容说话激昂的成语


1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释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出处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2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释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3热血沸腾 [ rè xuè fèi téng ]

解释 形容人情绪高昂;激动不已。

出处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4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释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5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释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6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解释 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7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释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8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释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9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0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11纲举目张 [ gāng jǔ mù zhāng ]

解释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12绘声绘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释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13抑扬顿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释 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出处 宋 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14旁征博引 [ páng zhēng bó yǐn ]

解释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15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16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17精神抖擞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释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18溢于言表 [ yì yú yán biǎo ]

解释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出处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19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20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21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释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2慷慨陈词 [ kāng kǎi chén cí ]

解释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陈:述说。意气昂扬;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也作“慷慨陈义”。

出处 宋 陆九渊《荆国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23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释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

出处 宋 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24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解释 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出处 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25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26妙语连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释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27豪情壮志 [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

解释 豪迈的情怀;远大的志向。

出处 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28以理服人 [ yǐ lǐ fú rén ]

解释 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9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30热情洋溢 [ rè qíng yáng yì ]

解释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出处 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31声情并茂 [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

解释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出处 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32高屋建瓴 [ gāo wū jiàn líng ]

解释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33精神焕发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解释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列》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34条分缕析 [ tiáo fēn lǚ xī ]

解释 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出处 《明史 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证,以伸其说。”

35鼻头出火 [ bí tóu chū huǒ ]

解释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出处 《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

36激昂慷慨 [ jī áng kāng kǎi ]

解释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 清 归庄《顾天石诗序》:“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37慷慨悲歌 [ kāng kǎi bēi gē ]

解释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出处 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38悲歌慷慨 [ bēi gē kāng kǎi ]

解释 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形容壮烈的气概

出处 宋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39奋臂大呼 [ fèn bì dà hū ]

解释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40唾壶敲缺 [ tuò hú qiāo quē ]

解释 见“唾壶击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41鼻端出火 [ bí duān chū huǒ ]

解释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出处 见“鼻头出火”。

42慷慨激烈 [ kāng kǎi jī liè ]

解释 见“慷慨激昂”。

出处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43唾壶击缺 [ tuò hú jī quē ]

解释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44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释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