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自己很满足的成语

形容自己很满足的成语


1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解释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2如愿以偿 [ rú yuàn yǐ cháng ]

解释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3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4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5知足常乐 [ zhī zú cháng lè ]

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心满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释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出处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7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8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9称心快意 [ chèn xīn kuài yì ]

解释 满足心意。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快意了。”

10三平二满 [ sān píng èr mǎn ]

解释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11酒醉饭饱 [ jiǔ zuì fàn bǎo ]

解释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出处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12比下有余 [ bǐ xià yǒu yú ]

解释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13心满意得 [ xīn mǎn yì dé ]

解释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 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14怡然自乐 [ yí rán zì lè ]

解释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 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安时处顺 [ ān shí chǔ shùn ]

解释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来;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6安分知足 [ ān fèn zhī zú ]

解释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17切理会心 [ qiē lǐ huì xīn ]

解释 犹切理厌心。

出处 宋·叶适《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江淮士人零落,既闻君讲说,切理会心,坐席皆满。”

18志满意得 [ zhì mǎn yì dé ]

解释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19超然自得 [ chāo rán zì dé ]

解释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20偿其大欲 [ cháng qí dà yù ]

解释 偿:达到,满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满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达到了他的野心。

出处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寇原欲在中国求偿其大欲,但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

21富在知足 [ fù zài zhī zú ]

解释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22趁心像意 [ chèn xīn xiàng yì ]

解释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23讫情尽意 [ qì qíng jìn yì ]

解释 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

24大失所望 [ dà shī suǒ wàng ]

解释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25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6差强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解释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27无地自容 [ wú dì zì róng ]

解释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 《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28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9贪得无厌 [ tān dé wú yàn ]

解释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30各得其所 [ gè dé qí suǒ ]

解释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1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2据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解释 据:占据。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故倡为析居之仪,将大宅良田,强奴巧婢,悉据为己有。”

33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4安于现状 [ ān yú xiàn zhuàng ]

解释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出处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35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释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甘心情愿 [ gān xīn qíng yuàn ]

解释 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出处 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37百尺竿头 [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释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38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39供不应求 [ gōng bù yìng qiú ]

解释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出处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40贪心不足 [ tān xīn bù zú ]

解释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41赞不绝口 [ zàn bù jué kǒu ]

解释 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42踌躇满志 [ chóu chú mǎn zhì ]

解释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出处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43适可而止 [ shì kě ér zhǐ ]

解释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44与世无争 [ yǔ shì wú zhēng ]

解释 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45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解释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46不过尔尔 [ bù guò ěr ěr ]

解释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出处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47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48欲壑难填 [ yù hè nán tián ]

解释 欲:欲望;壑:山沟;深谷。欲望好像沟壑一样;难以填满。指私欲太大;无法满足。

出处 《国语 晋语八》:“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啄,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

49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解释 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50闲情逸致 [ xián qíng yì zhì ]

解释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51骄傲自满 [ jiāo ào zì mǎn ]

解释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出处 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52一席之地 [ yī xí zhī dì ]

解释 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出处 《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53自寻烦恼 [ zì xún fán nǎo ]

解释 自己找来不必要的烦恼

出处 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54乘兴而来 [ chéng xīng ér lái ]

解释 兴冲冲地来到。

出处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55贪求无厌 [ tān qiú wú yàn ]

解释 贪图利益,无满足的时候。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56屁滚尿流 [ pì gǔn niào liú ]

解释 形容极度恐惧、惊惶;失去自禁。有时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屁滚尿流。”

57志得意满 [ zhì dé yì mǎn ]

解释 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58贪婪无厌 [ tān lán wú yàn ]

解释 同“贪得无厌”。

出处 宋·苏轼《梁工说》:“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59自给自足 [ zì jǐ zì zú ]

解释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给:供给;足:满足。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60聚敛无厌 [ jù liǎn wú yàn ]

解释 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61竿头日进 [ gān tóu rì jìn ]

解释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 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62称心满意 [ chèn xīn mǎn yì ]

解释 称心如意。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63富富有余 [ fù fù yǒu yú ]

解释 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

出处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238回:“众位不必费心了,富富有余。”

64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解释 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5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出处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66死不甘心 [ sǐ bù gān xīn ]

解释 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

67趁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68王公贵人 [ wáng gōng guì rén ]

解释 国君重臣。泛指高官贵人。

出处 《晋书·秦秀传》:“王公贵人,复何畏哉!”

69心力衰竭 [ xīn lì shuāi jié ]

解释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70终身不渝 [ zhōng shēn bù yú ]

解释 渝:变。一生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出处 梁实秋《谈友谊》:“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

71得步进步 [ dé bù jìn bù ]

解释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72眼馋肚饱 [ yǎn chán dù bǎo ]

解释 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往苏州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73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74痴男怨女 [ chī nán yuàn nǚ ]

解释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75令人满意 [ lìng rén mǎn yì ]

解释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出处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76骄傲自大 [ jiāo ào zì dà ]

解释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77溪壑无厌 [ xī hè wú yàn ]

解释 溪壑:山里的溪流和深谷;厌:满足。比喻人的贪欲太大,难以满足。

出处 《南齐书·谢脁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

78泰然自得 [ tài rán zì dé ]

解释 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79知足不辱 [ zhī zú bù rǔ ]

解释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0贪欲无厌 [ tān yù wú yàn ]

解释 犹言贪得无厌。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81贪求无已 [ tān qiú wú yǐ ]

解释 见“贪求无厌”。

出处 明·瞿佑《剪灯新话·唐义士传》:“迩杨总统,势焰薰赫,贪求无已。”

82贪心无厌 [ tān xīn wú yàn ]

解释 贪婪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海神记·花鸨训女>》:“你贪心无厌,千谋万计,用尽了巧机关。”

83二满三平 [ èr mǎn sān píng ]

解释 同“三平二满”。

出处 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84随寓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释 见“随遇而安”。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85随寓随安 [ suí yù suí ān ]

解释 犹言随遇而安。

出处 宋·魏了翁《浪淘沙》词:“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人情犹望衮衣还。”

86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87欣然自得 [ xīn rán zì dé ]

解释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88切理厌心 [ qiē lǐ yàn xīn ]

解释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89知足知止 [ zhī zú zhī zhǐ ]

解释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出处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90知足常足 [ zhī zú cháng zú ]

解释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1天遂人愿 [ tiān suì rén yuàn ]

解释 遂:随,就。上天满足人的愿望。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回:“喜得今日正遇不将黄道吉期,正是天遂人愿,夙世奇缘也。”

92怡然自娱 [ yí rán zì yú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 元·汤式《一枝花·题云巢》套曲:“怡然自娱,恬然自足,再不从龙化甘雨。”

93耳目之欲 [ ěr mù zhī yù ]

解释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

出处 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94恬然自足 [ tián rán zì zú ]

解释 谓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出处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95怡然自足 [ yí rán zì zú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三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怡然自足,诚心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96恬然自得 [ tián rán zì dé ]

解释 恬然:安静舒适的样子;自得:自觉得意。形容心情安静、舒适

出处 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淡,恬然自得。”

97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98因陋就寡 [ yīn lòu jiù guǎ ]

解释 谓满足于简陋苟且,不求改进。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99日中为市 [ rì zhōng wéi shì ]

解释 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出处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