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羊的成语

形容羊的成语


1亡羊补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释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羊肠小道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

解释 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

3虚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解释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出处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4羊质虎皮 [ yáng zhì hǔ pí ]

解释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5羊狠狼贪 [ yáng hěn láng tān ]

解释 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6羊肠鸟道 [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

解释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7歧路亡羊 [ qí lù wáng yáng ]

解释 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出处 《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8三阳开泰 [ sān yáng kāi tài ]

解释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出处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9驱羊攻虎 [ qū yáng gōng hǔ ]

解释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10饿虎吞羊 [ è hǔ tūn yáng ]

解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11问羊知马 [ wèn yáng zhī mǎ ]

解释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12虎入羊群 [ hǔ rù yáng qún ]

解释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13争鸡失羊 [ zhēng jī shī yáng ]

解释 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14臧谷亡羊 [ zāng gǔ wáng yáng ]

解释 《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出处 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15羊落虎口 [ yáng luò hǔ kǒu ]

解释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出处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16鼠穴寻羊 [ shǔ xué xún yáng ]

解释 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17驱羊战狼 [ qū yáng zhàn láng ]

解释 喻以弱击强。

出处 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18饿虎擒羊 [ è hǔ qín yáng ]

解释 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19饿虎扑羊 [ è hǔ pū yáng ]

解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20虎荡羊群 [ hǔ dàng yáng qún ]

解释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21羊触藩篱 [ yáng chù fān lí ]

解释 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22羊羔美酒 [ yán gāo měi jiǔ ]

解释 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23羊头狗肉 [ yáng tóu gǒu ròu ]

解释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

出处 清·钱大昕《恒言录》第六卷:“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24羊续悬鱼 [ yáng xù xuán yú ]

解释 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

25以羊易牛 [ yǐ yáng yì niú ]

解释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26多歧亡羊 [ duō qí wáng yáng ]

解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7羊入虎群 [ yáng rù hǔ qún ]

解释 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28一狐之腋 [ yī hú zhī yè ]

解释 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29告朔饩羊 [ gù shuò xì yáng ]

解释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出处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30昌歜羊枣 [ chāng zàn yáng zǎo ]

解释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出处 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31亡羊得牛 [ wáng yáng dé niú ]

解释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32十羊九牧 [ shí yáng jiǔ mù ]

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出处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33羝羊絓棘 [ dī yáng guà jí ]

解释 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章炳麟《哀陆军学生》:“进退道穷,羝羊絓棘。”

34羝羊触藩 [ dī yáng chù fān ]

解释 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周易 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35担酒牵羊 [ dān jiǔ qiān yáng ]

解释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78回:“担酒牵羊无其数,慌忙齐跪地流平。”

36亡羊之叹 [ wáng yáng zhī tàn ]

解释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37牛羊勿践 [ niú yáng wù jiàn ]

解释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出处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38狼羊同饲 [ láng yáng tóng sì ]

解释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39瘦羊博士 [ shòu yáng bó shì ]

解释 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出处 《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40屠所牛羊 [ tú suǒ niú yáng ]

解释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出处 《大涅磐经·迦叶品》:“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41羊肠九曲 [ yáng cháng jiǔ qǔ ]

解释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42肉袒牵羊 [ ròu tǎn qiān yáng ]

解释 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43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解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出处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44爱礼存羊 [ ài lǐ cún yáng ]

解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45叱石成羊 [ chì shí chéng yáng ]

解释 一声呼喊,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46素丝羔羊 [ sù sī gāo yáng ]

解释 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出处 《诗经 召南 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

47如狼牧羊 [ rú láng mù yáng ]

解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48蠹啄剖梁柱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

解释 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49挂羊头卖狗肉 [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

解释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50忍辱负重 [ rěn rǔ fù zhòng ]

解释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51外强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释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52任人唯贤 [ rèn rén wéi xián ]

解释 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53顺手牵羊 [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

解释 顺:方便。指顺手把羊牵走。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

54弯弯曲曲 [ wān wān qū qū ]

解释 曲折不直的。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55差强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解释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56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释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57人浮于事 [ rén fú yú shì ]

解释 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58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59抑扬顿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释 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出处 宋 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60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61成群结队 [ chéng qún jié duì ]

解释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62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释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63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4贪小失大 [ tā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65误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66晓风残月 [ xiǎo fēng cán yuè ]

解释 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指天明时的景色。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残月:天将亮时的月亮。

出处 宋 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7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68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69为所欲为 [ wéi suǒ yù wéi ]

解释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70以强凌弱 [ jǐ qiáng líng ruò ]

解释 凌:侵犯;欺侮。依仗自己的强大或者人多去欺压弱小者。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71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释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72僧多粥少 [ sēng duō zhōu shǎo ]

解释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73他山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 ]

解释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74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出处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75鸟道羊肠 [ niǎo dào yáng cháng ]

解释 狭险典折的山路。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76小往大来 [ xiǎo wǎng dà lái ]

解释 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

出处 《周易 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77浮生若梦 [ fú shēng ruò mèng ]

解释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出处 庄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78羊入虎口 [ yáng rù hǔ kǒu ]

解释 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6回:“犹如驱羊入虎口耳。”

79羊踏菜园 [ yáng tà cài yuán ]

解释 羊跑进菜园。比喻吃素的人偶尔吃一顿荤食

出处 清·韩廷锡《山中答孟韩妹书》:“二哥在山中,已是长素,忽寄若干肉至,得无羊踏菜园乎?”

80无迹可求 [ wú jì kě qiú ]

解释 见“无迹可寻”。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81卖狗悬羊 [ mài gǒu xuán yáng ]

解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出处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82牵羊担酒 [ qiān yáng dàn jiǔ ]

解释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83羊很狼贪 [ yáng hěn láng tān ]

解释 很:通“狠”,贪狠。比喻狠毒贪婪。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84断织劝学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解释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85系颈牵羊 [ xì jǐng qiān yáng ]

解释 系:拴缚。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

出处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佑二年》:“祺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86羚羊挂角 [ líng yáng guà jiǎo ]

解释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

87买王得羊 [ mǎi wáng dé yáng ]

解释 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出处 唐·张怀瑾《书断》:“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88三阳交泰 [ sān yáng jiāo tài ]

解释 见“三阳开泰”。

出处 《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89使羊将狼 [ shǐ yáng jiàng láng ]

解释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90挂羊头,卖狗肉 [ guà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 ]

解释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