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生活质朴的成语

形容生活质朴的成语


1朴实无华 [ pǔ shí wú huá ]

解释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出处 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2艰苦朴素 [ jiān kǔ pǔ sù ]

解释 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3抱朴含真 [ bào pǔ hán zhēn ]

解释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出处 《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 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4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节衣缩食 [ jié yī suō shí ]

解释 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出处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6缩衣节食 [ suō yī jié shí ]

解释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出处 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7粗衣淡饭 [ cū yī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8粗茶淡饭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9省吃俭用 [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

解释 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虽不及得富盛之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10一唱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解释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11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2平淡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13别无长物 [ bié wú cháng wù ]

解释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4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15布衣蔬食 [ bù yī shū shí ]

解释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16荆钗布裙 [ jīng chāi bù qún ]

解释 钗;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荆条当作钗;粗布做成裙。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

出处 晋 皇甫谧《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17少吃俭用 [ shǎo chī jiǎn yòng ]

解释 省吃俭用。

出处 清·蒲松龄《翻魇殃》第九回:“你路上少吃俭用,可以到了家,你就快忙走。”

18反朴归真 [ fǎn pǔ guī zhēn ]

解释 反:通“返”,回;朴:质朴;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19还淳返朴 [ huán chún fǎn pǔ ]

解释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

出处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还朴,激薄停浇矣。”

20返朴还淳 [ fǎn pǔ huán chún ]

解释 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出处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21俭可养廉 [ jiǎn kě yǎng lián ]

解释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出处 《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22俭以养廉 [ jiǎn yǐ yǎng lián ]

解释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23策名委质 [ cè míng wěi zhì ]

解释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出处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24虎皮羊质 [ hǔ pí yáng zhì ]

解释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出处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25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解释 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处 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26返朴还真 [ fǎn pǔ hái zhēn ]

解释 同“返朴归真”。

出处 《人民日报》1961.8.19:“就连那位声‘美言不信’,力主返朴还真的老聘,在他自己写《道德经》的时候,又何尝不运用精妙的语言来著书立说,可见他也并不反对真正美的文采。”

27箪瓢陋室 [ dān piáo lòu shì ]

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出处 明·方孝孺《祭太史公》:“箪瓢陋室,若饫万钟。”

28箪瓢陋巷 [ dān piáo lòu xiàng ]

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9采椽不斫 [ cǎi chuán bù zhuó ]

解释 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出处 《韩非子 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 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30怀真抱素 [ huái zhēn bào sù ]

解释 真:纯真。素:质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出处 《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31归真反朴 [ guī zhēn fǎn pǔ ]

解释 见“归真反璞”。

出处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32反朴还淳 [ fǎn pǔ hái chún ]

解释 复归于朴实、淳正。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

33俭以养德 [ jiǎn yǐ yǎng dé ]

解释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4黜衣缩食 [ chù yī suō shí ]

解释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出处 明 宋濂《重建龙德大雄殿碑》:“于是黜衣缩食,重创大雄殿五楹间。”

35质而不俚 [ zhì ér bù lǐ ]

解释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出处 《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36破衲疏羹 [ pò nà shū gēng ]

解释 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士大夫癖性》:“嘉靖中,杨用修衣服起居穷极华洁;同时唐荆川破衲疏羹,垢敝不堪。”

37钗荆裙布 [ chāi jīng qún bù ]

解释 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出处 西汉 刘向《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38质而不野 [ zhì ér bù yě ]

解释 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出处 《后汉书 班彪传上》:“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

39无名之朴 [ wú míng zhī pǔ ]

解释 亦作“无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40谨行俭用 [ jǐn xíng jiǎn yòng ]

解释 谨慎行事,节省费用。

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可不道个谨行俭用,十年不富,天之命也。”

41材薄质衰 [ cái bó zhì shuāi ]

解释 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

出处 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42礼奢宁俭 [ lǐ shē níng jiǎn ]

解释 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43直扑无华 [ zhí pǔ wú huá ]

解释 质朴无文采。

出处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44木讷寡言 [ mù nè guǎ yán ]

解释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出处 《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45俭存奢失 [ jiǎn cún shē shī ]

解释 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46乞穷俭相 [ qǐ qióng jiǎn xiāng ]

解释 乞丐似的寒酸相。

47斫琱为朴 [ zhuó diāo wéi pǔ ]

解释 见“斫雕为朴”。

48炊粱跨卫 [ chuī liáng kuà wèi ]

解释 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卫,驴的别名。

出处 清·钮琇《觚剩·蒋山佣》:“[顾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也。’”

49噩噩浑浑 [ è è hún hún ]

解释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出处 清 魏源《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50刚毅木讷 [ gāng yì mù nè ]

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51俭故能广 [ jiǎn gù néng guǎng ]

解释 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出处 《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