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民风很好的成语

形容民风很好的成语


1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解释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出处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释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3貊乡鼠壤 [ mò xiāng shǔ rǎng ]

解释 见“貊乡鼠攘”。

4貊乡鼠攘 [ mò xiāng shǔ rǎng ]

解释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出处 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5一轨同风 [ yī guǐ tóng fēng ]

解释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出处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6不识不知 [ bù shí bù zhī ]

解释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7敦风厉俗 [ dūn fēng lì sú ]

解释 使民风纯朴敦厚。

出处 《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8民淳俗厚 [ mín chún sú hòu ]

解释 民风质朴敦厚。

出处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9天真烂漫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解释 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出处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10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解释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11积重难返 [ jī zhòng nán fǎn ]

解释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

12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13人心不古 [ rén xīn bù gǔ ]

解释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出处 明 张居正《答两广殷石汀论平田事》:“近来人心不古,好生异议。”

14朴实无华 [ pǔ shí wú huá ]

解释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出处 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15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解释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16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17寻欢作乐 [ xún huān zuò lè ]

解释 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出处 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18望风披靡 [ wàng fēng pī mǐ ]

解释 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交锋就溃散了。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19应有尽有 [ yīng yǒu jìn yǒu ]

解释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出处 《宋书 江智渊传》:“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20世风日下 [ shì fēng rì xià ]

解释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出处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21涉笔成趣 [ shè bǐ chéng qù ]

解释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22云淡风轻 [ yún dàn fēng qīng ]

解释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 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23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解释 指出人意料。

出处 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24璞玉浑金 [ pú yù hún jīn ]

解释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25风信年华 [ fēng xìn nián huá ]

解释 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那轿中走出来一个风信年华的丽人,便是年羹尧的爱妾。”

26沉厚寡言 [ chén hòu guǎ yán ]

解释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 《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27柔情似水 [ róu qíng sì shuǐ ]

解释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出处 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28林下风范 [ lín xià fēng fàn ]

解释 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八回:“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

29掀风鼓浪 [ xiān fēng gǔ làng ]

解释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 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30风鬟雾鬓 [ fēng huán wù bìn ]

解释 形容女子头发美丽或头发蓬松散乱。

出处 宋 李清照《永遇乐》词:“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31月晕而风 [ yuè yùn ér fēng ]

解释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32彬彬文质 [ bīn bīn wén zhì ]

解释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催子赵试>》:“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33抱瓮灌园 [ bào wèng guàn yuán ]

解释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34日暖风和 [ rì nuǎn fēng hé ]

解释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出处 宋 刘斧《青琐高义 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35还朴反古 [ hái pǔ fǎn gǔ ]

解释 见“还淳反古”。

出处 《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36浑金白玉 [ hún jīn bái yù ]

解释 见“浑金璞玉”。

出处 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阙。”

37浇淳散朴 [ jiāo chún sàn pǔ ]

解释 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

出处 《汉书 循吏传 黄霸》:“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38比屋可封 [ bǐ wū kě fēng ]

解释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出处 前蜀 杜光庭《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无向隅不获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39林下风致 [ lín xià fēng zhì ]

解释 同“林下风气”。

出处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40矫世励俗 [ jiǎo shì lì sú ]

解释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出处 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41反朴还淳 [ fǎn pǔ hái chún ]

解释 复归于朴实、淳正。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

42晨炊星饭 [ chén chuī xīng fàn ]

解释 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出处 《旧唐书·张廷珪传》:“又役鬼不可,唯人是营,通计工匠,率多贫窭,,朝驱暮役,劳筋苦骨,箪食瓢饮,晨炊星饭,饥渴所致,疾疹交集。”

43宿水餐风 [ xiǔ shuǐ cān fēng ]

解释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44风景不殊 [ fēng jǐng bù shū ]

解释 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王导传》:“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45础润而雨 [ chǔ rùn ér yǔ ]

解释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46捉风捕月 [ zhuō fēng bǔ yuè ]

解释 见“捉影捕风”。

出处 清·钮琇《觚剩续编·律例》:“自风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风捕月,自诩五言之城。”

47反正还淳 [ fǎn zhèng hái chún ]

解释 见“反朴还淳”。

出处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48桃花人面 [ táo huā rén miàn ]

解释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出处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49止谈风月 [ zhǐ tán fēng yuè ]

解释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出处 《南史·徐勉传》:“今昔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50扬威曜武 [ yáng wēi yào wǔ ]

解释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出处 《魏书·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是故魏氏祖宗扬威曜武,驱其畜产,收其部落。”

51靡然乡风 [ mí rán xiāng fēng ]

解释 见“靡然向风”。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下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52浇醇散朴 [ jiāo chún sàn pǔ ]

解释 见“浇淳散朴”。

出处 《文子·上礼》:“施及周室,浇醇散朴,离道以为伪,险德以为行。”

53云散风流 [ yún sàn fēng liú ]

解释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出处 清·龚萼《答姜云标》:“乃云散风流,各为饥寒所迫,敛眉就食,俯首觅衣。”

54胼手胝足 [ pián shǒu zhī zú ]

解释 胼、胝: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手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

出处 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55飘籓坠溷 [ piāo fān zhuì hùn ]

解释 同“飘茵堕溷”。

56木讷寡言 [ mù nè guǎ yán ]

解释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出处 《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57时殊风异 [ shí shū fēng yì ]

解释 时:时代。风:风俗。殊、异: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也不同。

58承星履草 [ chéng xīng lǚ cǎo ]

解释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处 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59同舟遇风 [ tóng zhōu yù fēng ]

解释 比喻同遭逆境。

出处 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60口角风情 [ kǒu jiǎo fēng qíng ]

解释 口头表示的情爱。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61抱素怀朴 [ bào sù huái pǔ ]

解释 抱:胸怀;素:质朴;朴:敦厚。指风俗敦厚,人心质朴。

出处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62心醇气和 [ xīn chún qì hé ]

解释 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出处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63风情月债 [ fēng qíng yuè zhài ]

解释 比喻男女恋爱的事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64千里同风 [ qiān lǐ tóng fēng ]

解释 比喻天下太平。

出处 汉·王充《论衡·雷虚》:“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65一秉虔诚 [ yī bǐng qián chéng ]

解释 谓诚心诚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66古肥今瘠 [ gǔ féi jīn shòu ]

解释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67天有不测风云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解释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