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祸害百姓的成语

形容祸害百姓的成语


1损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解释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2包藏祸心 [ bāo cáng huò xīn ]

解释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3杜绝后患 [ dù jué hòu huàn ]

解释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

4苞藏祸心 [ bāo cáng huò xīn ]

解释 苞:通“包”,包藏;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主意。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

5避凶就吉 [ bì xiōng jiù jí ]

解释 避:避开;就:趋。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6城门鱼殃 [ chéng mén yú yāng ]

解释 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出处 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7池鱼之殃 [ chí yú zhī yāng ]

解释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出处 《剪灯新话 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8池鱼之祸 [ shi yú zhī huò ]

解释 见“池鱼之殃”。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9除邪去害 [ chú xié qù hài ]

解释 邪:邪恶。铲除邪恶,去掉祸害。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长国姑除邪去害,保忠良重镇关津。”

10恶积祸盈 [ è jī huò yíng ]

解释 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11泼天大祸 [ pō tiān dà huò ]

解释 泼天:形容极大。极大的祸害。

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12祸不旋踵 [ huò bù xuán zhǒng ]

解释 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出处 《北齐书 袁聿修传》:“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13池鱼林木 [ shi yú lín mù ]

解释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14心腹之患 [ xīn fù zhī huàn ]

解释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心腹:这里指内部;患:祸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15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解释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6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释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17竭泽而渔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释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18官逼民反 [ guān bī mín fǎn ]

解释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出处 清 魏源《圣武记》第九卷:“初教匪起事,皆以官逼民反为词。”

19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0作威作福 [ zuò wēi zuò fú ]

解释 作威:横行霸道;作福:奢侈享乐。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现形容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出处 《尚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21不可告人 [ bù kě gào rén ]

解释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出处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22祸国殃民 [ huò guó yāng mín ]

解释 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23敲骨吸髓 [ qiāo gǔ xī suǐ ]

解释 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24罪大恶极 [ zuì dà è jí ]

解释 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25横征暴敛 [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

解释 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26仗势欺人 [ zhàng shì qī rén ]

解释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27罪不容诛 [ zuì bù róng zhū ]

解释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28殃及池鱼 [ yāng jí chí yú ]

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29狗仗人势 [ gǒu zhàng rén shì ]

解释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出处 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30暴取豪夺 [ bào qǔ háo duó ]

解释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出处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31谄上抑下 [ chǎn shàng yi xià ]

解释 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 《北史 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32腹心之疾 [ fù xīn zhī jí ]

解释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33谄上欺下 [ chǎn shàng qī xià ]

解释 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 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34遗害无穷 [ yí hài wú qióng ]

解释 留下无穷的祸患。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1回:“可见为人切忌不可取那娼妇,不止丧了家私,还要污了名节,遗害无穷。”

35遗祸无穷 [ yí huò wú qióng ]

解释 谓留下祸害没有穷尽。

出处 宋·张元幹《跋〈了堂先生文集〉》:“已而子婿兄弟表里祖述,遗祸无穷。”

36鱼肉百姓 [ yú ròu bǎi xìng ]

解释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 《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37狗仗官势 [ gǒu zhàng guān shì ]

解释 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出处 茅盾《子夜》七:“哼!他妈的实力!不过狗仗官势!”

38抽筋剥皮 [ chōu jīn bō pí ]

解释 形容剥削压迫非常残酷。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遇见驯良百姓,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锉骨扬灰。”

39公买公卖 [ gōng mǎi gōng mài ]

解释 公平合理地买卖。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7回:“大人做道员时,驿上草料豆子,公买公卖,丝毫不亏累民户。”

40狐藉虎威 [ hú jiè hǔ wēi ]

解释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出处 《宋书 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41池鱼遭殃 [ chí yú zāo yāng ]

解释 比喻因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上卷:“党祸起中江,正士寒心,连袂长往,俺事外人也池鱼遭殃。”

42全身远祸 [ quán shēn yuǎn huò ]

解释 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43鬼瞰其室 [ guǐ kàn qí shì ]

解释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出处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44剥肤椎髓 [ bō fū chuí suǐ ]

解释 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出处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

45鬼瞰高明 [ guǐ kàn gāo míng ]

解释 同“鬼瞰其室”。

出处 《隋书·裴肃传》:“窃见高熲以天挺良才,元勋佐命,陛下光宠,亦已优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46暴内陵外 [ bào nèi líng wài ]

解释 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出处 《周礼 夏官 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47防患于未然 [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

解释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