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老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老的成语


1返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解释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出处 《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2老气横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解释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3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解释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出处 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4老当益壮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解释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5鹤发童颜 [ hè fà tóng yán ]

解释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出处 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6白发苍苍 [ bái fà cāng cāng ]

解释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出处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7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宝刀未老 [ bǎo dāo wèi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9风中之烛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解释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 明 李贽《覆邓石阳书》:“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

10七老八十 [ qī lǎo bā shí ]

解释 形容年纪很大。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11老迈龙钟 [ lǎo mài lóng zhōng ]

解释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12发秃齿豁 [ fà tū chǐ huò ]

解释 关发脱光,牙齿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出处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己。”

13迟暮之年 [ chí mù zhī nián ]

解释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14人老珠黄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解释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出处 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15白发苍颜 [ bái fà cāng yán ]

解释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出处 宋 洪迈《容斋五笔 白苏诗纪年岁》:“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16白发千丈 [ bái fà qiān zhàng ]

解释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出处 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7春归人老 [ chūn guī rén lǎo ]

解释 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

出处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18垂暮之年 [ chuí mù zhī nián ]

解释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出处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19白首之心 [ bái shǒu zhī xīn ]

解释 老年时的壮志。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风前残烛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解释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 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21露往霜来 [ lù wǎng shuāng lái ]

解释 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出处 晋·左思《吴都赋》:“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22雪鬓霜鬟 [ xuě bìn shuāng huán ]

解释 白发。借指老年人。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23明日黄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解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 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24七老八倒 [ qī lǎo bā dǎo ]

解释 形容年老体衰。

出处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25皓首苍颜 [ hào shǒu cāng yán ]

解释 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出处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26蓬头厉齿 [ péng tóu lì chǐ ]

解释 形容头发蓬松,牙齿缺落,年高衰老的容态

27薄寒中人 [ bó hán zhòng rén ]

解释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28刮目相看 [ guā mù xiāng kàn ]

解释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9行将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解释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30脱胎换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解释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 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31面目全非 [ miàn mù quán fēi ]

解释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32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33改头换面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解释 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

出处 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34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释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 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35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释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36判若两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解释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37焕然一新 [ huàn rán yī xīn ]

解释 焕然:形容有光彩。光彩夺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38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39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释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40改过自新 [ gǎi guò zì xīn ]

解释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41面目一新 [ miàn mù yī xīn ]

解释 一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

42年老体弱 [ nián lǎo tǐ ruò ]

解释 指衰老的人。

出处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不是说少数年老体弱的同志不可以在家里办公,但是一般的不应该这样做。”

43宝刀不老 [ bǎo dāo bù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44白发红颜 [ bái fà hóng yán ]

解释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出处 《宣和画谱 道释四》:“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45年老体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解释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46童颜鹤发 [ tóng yán hè fà ]

解释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47摆老资格 [ bǎi lǎo zī gé ]

解释 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

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48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49岁月如流 [ suì yuè rú liú ]

解释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出处 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岁月如流,人生何几!”

50鸡皮鹤发 [ jī pí hè fà ]

解释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出处 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51齿落舌钝 [ chǐ luò shé dùn ]

解释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出处 《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52暮去朝来 [ mù qù zhāo lái ]

解释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53两鬓如霜 [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

解释 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

出处 宋 刘辰翁《西江月 新秋写兴》词:“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如霜。”

54蓬头历齿 [ péng tóu lì chǐ ]

解释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55反老成童 [ fǎn lǎo chéng tóng ]

解释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 《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56修修补补 [ xiū xiū bǔ bǔ ]

解释 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

出处 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些服务性行业,串街游乡,修修补补。”

57穷当益坚 [ qióng dāng yì jiān ]

解释 空:穷困。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58艾发衰容 [ ài fà shuāi róng ]

解释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出处 唐 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59庞眉皓发 [ páng méi hào fà ]

解释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出处 唐 王维《贺乐器表》:“圣祀逾崇,遍礼群仙,思祐九服,故得庞眉皓发。”

60老天拔地 [ lǎo tiān bá dì ]

解释 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61年衰岁暮 [ nián shuāi suì mù ]

解释 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于异人,将安究之哉?”

62老之将至 [ lǎo zhī jiāng zhì ]

解释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出处 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63槁项没齿 [ gǎo xiàng méi chǐ ]

解释 颈枯齿落。年老貌。

出处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是时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项没齿,冀得当于一试。”

64钟漏并歇 [ zhōng lòu bìng xiē ]

解释 比喻年老衰残。

出处 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65颠毛种种 [ diān máo zhǒng zhǒng ]

解释 指衰老。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66鬓丝禅榻 [ bìn sī chán tà ]

解释 鬓丝:指年老的人;禅榻:僧床。形容老人过的像僧人一样的清静生活。

出处 唐·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67不知老之将至 [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

解释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出处 《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