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泼妇的成语

形容一个泼妇的成语


1搬弄是非 [ bān nòng shì fēi ]

解释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2无理取闹 [ wú lǐ qǔ nào ]

解释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出处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3泼妇骂街 [ pō fù mà jiē ]

解释 泼妇:泼辣凶悍的妇女。象泼妇在街上当众谩骂。多指大肆攻击、谩骂别人。

出处 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对政敌或争论的对方有着诚恳的礼貌,一点没有泼妇骂街的恶习气。”

4殴公骂婆 [ ōu gōng mà pó ]

解释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偏他至不贤惠,殴公骂婆,打邻毁舍,降汉子,比凡人不同。”

5胡搅蛮缠 [ hú jiǎo mán chán ]

解释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 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6蛮横无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解释 野蛮横暴;不讲道理。

出处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7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8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释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9指桑骂槐 [ zhǐ sāng mà huái ]

解释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10不知好歹 [ bù zhī hǎo dǎi ]

解释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11无缘无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释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12残花败柳 [ cán huā bài liǔ ]

解释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13水性杨花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解释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出处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14破口大骂 [ pò kǒu dà mà ]

解释 破:冲开。指满口恶语骂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茶房未及开口,那女人已经破口大骂起来。”

15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释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6无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17河东狮吼 [ hé dōng shī hǒu ]

解释 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出处 明 无名氏《四贤记 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18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9妇人之仁 [ fù rén zhī rén ]

解释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20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解释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21妇人之见 [ fù rén zhī jiàn ]

解释 见:见识。女人的短浅见识。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5卷:“男子不听妇人言,我是妇人之见,谁教你句句依我?”

22不安本分 [ bù ān běn fèn ]

解释 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23搔首弄姿 [ sāo shǒu nòng zī ]

解释 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24放刁撒泼 [ fàng diāo sā pō ]

解释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25女流之辈 [ nǚ liú zhī bèi ]

解释 女流:妇女。妇女之流,带轻视的说法。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你女流之辈,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熊做阴阳的人,一惟酒食是图而已。”

26咒天骂地 [ zhòu tiān mà dì ]

解释 形容信口乱骂。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员外偶然察听了些风声,便去咒天骂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个不耐烦方休。”

27指鸡骂狗 [ zhǐ jī mà gǒu ]

解释 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28大肆攻击 [ dà sì gōng jī ]

解释 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29骂骂咧咧 [ mà mà liē liē ]

解释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9回:“屋内又有徐庆,嘴里是骂骂咧咧的,手中这口刀是神出鬼入。”

30呵佛骂祖 [ hē fó mà zǔ ]

解释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31撒泼打滚 [ sā pō dǎ gǔn ]

解释 嘴里骂着泼辣的话,躺倒在地上打滚。同“打滚撒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他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

32打街骂巷 [ dǎ jiē mà xiàng ]

解释 街、巷:指邻里街坊。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打街骂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

33尔雅温文 [ ěr yǎ wēn wén ]

解释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34灌夫骂座 [ guàn fū mà zuò ]

解释 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郊遇》:“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

35打滚撒泼 [ dǎ gǔn sā pō ]

解释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亦作“撒泼打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芳官挨了两下打,哪里肯依,便打滚撒泼的哭闹起来。”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