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很在意的成语

形容很在意的成语


1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牵肠挂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释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3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4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5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6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释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出处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7殚精竭虑 [ dān jīng jié lǜ ]

解释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8耿耿于怀 [ gěng gěng yú huái ]

解释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

出处 宋 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9听而不闻 [ tīng ér bú wén ]

解释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0淡然置之 [ dàn rán zhì zhī ]

解释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11满不在乎 [ mǎn bù zài hū ]

解释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12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13爱屋及乌 [ ài wū jí wū ]

解释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出处 《尚书大传 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 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14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15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解释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16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17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释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18听之任之 [ tīng zhī rèn zhī ]

解释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19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释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20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1行若无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解释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22记忆犹新 [ jì yì yóu xīn ]

解释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23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24不闻不问 [ bù wén bù wèn ]

解释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25一掷千金 [ yī zhì qiān jīn ]

解释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出处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26大大咧咧 [ dà dà liē liē ]

解释 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忽见由南往北来了数十头牛,大大咧咧地赶着牛,牛上骑着三个小孩子。”

27淡然处之 [ dàn rán chǔ zhī ]

解释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28泰然处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释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出处 《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29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释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30满不在意 [ mǎn bù zài yì ]

解释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出处 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31漫不经心 [ màn bù jīng xīn ]

解释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出处 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32死于非命 [ sǐ yú fēi mìng ]

解释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33宠辱不惊 [ chǒng rǔ bù jīng ]

解释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出处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34耿耿于心 [ gěng gěng yú xīn ]

解释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耿耿于心。”

35嘘寒问暖 [ xū hán wèn nuǎn ]

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36刻骨铭心 [ kè gǔ míng xīn ]

解释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37铭心镂骨 [ míng xīn lòu gǔ ]

解释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 唐 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

38问长问短 [ wèn cháng wèn duǎn ]

解释 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

39举世瞩目 [ jǔ shì zhǔ mù ]

解释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40一掷百万 [ yī zhì bǎi wàn ]

解释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出处 《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41随随便便 [ suí suí biàn biàn ]

解释 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爷一死,进款是少了,太太纵然贤惠,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

42毫不在意 [ háo bù zài yì ]

解释 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43文恬武嬉 [ wén tián wǔ xī ]

解释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出处 唐 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44傲睨自若 [ ào nì zì ruò ]

解释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45梦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解释 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46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47当耳边风 [ dāng ěr biān fēng ]

解释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48不以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释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49争名夺利 [ zhēng míng duó lì ]

解释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50大大落落 [ dà dà luò luò ]

解释 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出处 李准《两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认真负责,多向支部汇报,争取帮助。”

51撮盐入水 [ cuō yán rù shuǐ ]

解释 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52家无儋石 [ jiā wú dàn shí ]

解释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狂生》:“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

53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解释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54关心民瘼 [ guān xīn mín mò ]

解释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55知疼着热 [ zhī téng zháo rè ]

解释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亲生的,正在乎知疼着热,才是儿子。”

56念兹在兹 [ niàn zī zài zī ]

解释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57牝牡骊黄 [ pìn mǔ lí huáng ]

解释 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出处 宋 陈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独略其牝牡骊黄而友其人,关其休戚,悯其不自容于世。”

58如有隐忧 [ rú yǒu yǐn yōu ]

解释 忧:愁苦,忧愁。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

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59似有如无 [ sì yǒu rú wú ]

解释 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出处 明·冯惟敏《涞邑初度自述》:“眼见的争名夺利眉儿先皱,耳听着受职为官胆儿便虚,俺子当似有如无。”

60昂然自若 [ áng rán zì ruò ]

解释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61如泣草芥 [ rú qì cǎo jiè ]

解释 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 宋 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62昂然自得 [ áng r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63恬不为意 [ tián bù wéi yì ]

解释 处之泰然,满不在乎。

出处 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岂有仁圣在上,群贤并用,而肯恬不为意乎。”

64儋石之储 [ dān shí zhī chǔ ]

解释 犹言少量的财富。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上》:“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65急急如律令 [ jí jí rú lǜ lìng ]

解释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出处 唐 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