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起得早的成语

形容人起得早的成语


1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 《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4晓行夜宿 [ xiǎo xíng yè sù ]

解释 天亮启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晓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5带月披星 [ dài yuè pī xīng ]

解释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

6夕寐宵兴 [ xī mèi xiāo xīng ]

解释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7夙兴夜处 [ sù xīng yè chǔ ]

解释 见“夙兴夜寐”。

出处 《仪礼·士虞礼》:“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

8晨兴夜寐 [ chén xīng yè mèi ]

解释 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出处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9纠缠不清 [ jiū chán bù qīng ]

解释 纠结缠绕在一起;理不清楚。形容纷乱;使人不易分辨清楚。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叹道:‘你如今一请就来,往后又是纠缠不清。”

10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解释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出处 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11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12成群结队 [ chéng qún jié duì ]

解释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13悲喜交集 [ bēi xǐ jiāo jí ]

解释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出处 《晋书 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14笨鸟先飞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释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

出处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15形影不离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释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16旭日东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解释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出处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17百感交集 [ bǎi gǎn jiāo jí ]

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18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9风流云散 [ fēng liú yún sà ]

解释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出处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20分门别类 [ fēn mén bié lèi ]

解释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21参差错落 [ cēn cī cuò luò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22乱作一团 [ luàn zuò yī tuán ]

解释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出处 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23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24四面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解释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25错综复杂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释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26穿凿附会 [ chuān záo fù huì ]

解释 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

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27寸步不离 [ cùn bù bù lí ]

解释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28兼容并包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解释 兼、并:同时照顾或包括有关的各方面;容:容纳;包:包含。把相关的东西都容纳、包含进来。

出处 西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29话不投机 [ huà bù tóu jī ]

解释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30不相为谋 [ bù xiāng wéi móu ]

解释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1有利可图 [ yǒu lì kě tú ]

解释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32朝过夕改 [ zhāo guò xī gǎi ]

解释 形容改正错误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33朝发夕至 [ zhāo fā xī zhì ]

解释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出处 唐 韩愈《鳄鱼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34蜂拥而上 [ fēng yōng ér shàng ]

解释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35红白喜事 [ hóng bái xǐ shì ]

解释 红事:吉利的婚嫁喜事用红色;又叫喜丧。白:丧葬事用白色。泛称婚丧之事。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杂话 红白盛事》:“苏杭之间,每乎婚丧喜庆为红白事,其来久矣。”

36惊喜交集 [ jīng xǐ jiāo jí ]

解释 交集:不同感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又吃惊;又高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惊喜交加。”

37久别重逢 [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解释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38良莠不分 [ liáng yǒu bù fēn ]

解释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出处 《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39错落参差 [ cuò luò cēn cī ]

解释 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40蜂拥而来 [ fēng yōng ér lái ]

解释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41唇不离腮 [ chún bù lí sāi ]

解释 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

42秉烛待旦 [ bǐng zhú dài dàn ]

解释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43朝夕相处 [ zhāo xī xiāng chǔ ]

解释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出处 孙犁《秀露集·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

44霞光万道 [ xiá guāng wàn dào ]

解释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45兜肚连肠 [ dōu dǔ lián cháng ]

解释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出处 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46五行并下 [ wǔ háng bìng xià ]

解释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47鸡鸣而起 [ jī míng ér qǐ ]

解释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48发言盈庭 [ fā yán yíng tíng ]

解释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49起早摸黑 [ qǐ zǎo mō hēi ]

解释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出处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50物以群分 [ wù yǐ qún fēn ]

解释 见“物以类聚”。

出处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51倍道而进 [ bèi dào ér jìn ]

解释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52附会穿凿 [ fù huì chuān záo ]

解释 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出处 宋·陈善《扪虱新话·欧阳公信经废传》:“此岂可以私意附会穿凿而为之哉。”

53并为一谈 [ bìng wéi yī tán ]

解释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54花晨月夕 [ huā chén yuè xī ]

解释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处 清 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55方以类聚 [ fāng yǐ lèi jù ]

解释 谓同类事物相聚一处。

出处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56甘苦与共 [ gān kǔ yǔ gòng ]

解释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57八方风雨 [ bā fāng fēng yǔ ]

解释 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出处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58起早睡晚 [ qǐ zǎo shuì wǎn ]

解释 起得早,睡得晚。早晨起床,晚上睡觉,指日常生活起居。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人家的孩儿在你家,每日起早睡晚,辛辛苦苦,替你家打勤劳儿。”

59燕语莺啼 [ yàn yǔ yīng tí ]

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 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60比目连枝 [ bǐ mù lián zhī ]

解释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出处 元 贾固《醉高歌过红绣鞋 寄金莺儿》:“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儿。”

61对床夜雨 [ duì chuáng yè yǔ ]

解释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处 唐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62戴月披星 [ dài yuè pī xīng ]

解释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63凤枭同巢 [ fèng xiāo tóng cháo ]

解释 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

64朝耕暮耘 [ zhāo gēng mù yún ]

解释 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检田吏》:“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还要私债输官租。”

65起早挂晚 [ qǐ zǎo guà wǎn ]

解释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劳。

出处 秦兆阳《刘老济》:“逃荒到这村来,又从头干起,吃糠咽菜,起早挂晚,租人家地种,养羊、打鱼、搓麻绳,只要是赚钱的道儿,就得走一走。”

66范张鸡黍 [ fàn zhāng jī shǔ ]

解释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出处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67宵寝晨兴 [ xiāo qǐn chén xīng ]

解释 宵:夜;兴:起。夜晚入睡,清晨起来。形容勤劳。

出处 东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68朝令夜遁 [ zhāo lìng yè dùn ]

解释 令:召。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避世。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69晨光熹微 [ chén guāng xī wēi ]

解释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70恩荣并济 [ ēn róng bìng jì ]

解释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71亨嘉之会 [ hēng jiā zhī huì ]

解释 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出处 《周易·乾》:“亨者,嘉之会。”

72宵旰攻苦 [ xiāo gàn gōng kǔ ]

解释 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

出处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73无利不起早 [ wú lì bù qǐ zǎo ]

解释 指有利可图就很早起来。比喻为了图利而从事某事。

出处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