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自己倒霉的成语

形容自己倒霉的成语


1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释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2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释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3灭顶之灾 [ miè dǐng zhī zāi ]

解释 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出处 《周易 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4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释 指灾难深重。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5祸从天降 [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6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解释 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7飞来横祸 [ fēi lá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8祸在旦夕 [ huò zài dàn xī ]

解释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9出师不利 [ chū shī bù lì ]

解释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

10时运不济 [ shí yùn bù jì ]

解释 时机和命运不佳。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11命蹇时乖 [ mìng jiǎn shí guāi ]

解释 命运不济,遭遇坎坷。

出处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只恐命蹇时乖,且自存心守己。”

12无妄之祸 [ wú wàng zhī huò ]

解释 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出处 《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晋书 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

13天灾人祸 [ tiān zāi rén huò ]

解释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14招灾惹祸 [ zhāo zāi rě huò ]

解释 招引灾祸。

出处 清·李渔《巧团圆·议赘》:“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

15横殃飞祸 [ hèng yāng fēi huò ]

解释 横: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16招灾揽祸 [ zhāo zāi lǎn huò ]

解释 招揽灾祸。

出处 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17落魄不偶 [ luò pò bù ǒu ]

解释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18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解释 极:到极点。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19无妄之灾 [ wú wàng zhī zāi ]

解释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出处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20一无所有 [ yī wú suǒ yǒu ]

解释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21无依无靠 [ wú yī wú kào ]

解释 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22同归于尽 [ tóng guī yú jìn ]

解释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23内忧外患 [ nèi yōu wài huàn ]

解释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24息息相关 [ xī xī xiāng guān ]

解释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出处 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25沧海横流 [ cāng hǎi héng liú ]

解释 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

出处 《晋书 王尼传》:“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26怅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27平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释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28内外交困 [ nèi wài jiāo kùn ]

解释 交:同时;一齐;困:陷在艰难困苦之中。内部、外部同时陷在艰难困苦之中。

出处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29人困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解释 人也累了;马也困乏。也指人们非常疲倦。

出处 元 黄元吉《流星马》:“俺两口儿三日不曾吃饮食,人困马乏。”

30生不逢时 [ shēng bù féng shí ]

解释 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31雪上加霜 [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

解释 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32心惊胆战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解释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 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33意想不到 [ yì xiǎng bù dào ]

解释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34失魂落魄 [ shī hún luò pò ]

解释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35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36福无双至 [ fú wú shuāng zhì ]

解释 双:成双地;至:到来。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而来。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37八难三灾 [ bā nàn sān zāi ]

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38惨不忍言 [ cǎn bù rěn yán ]

解释 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39惨不忍闻 [ cǎn bù rěn wén ]

解释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40迷而不反 [ mí ér bù fǎn ]

解释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41玉石俱焚 [ yù shí jù fén ]

解释 俱:全部;都;焚:烧。宝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起毁灭。也作“玉石同焚”。

出处 《尚书 胤征》:“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42深谋远略 [ shēn móu yuǎn lüè ]

解释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43犬兔俱毙 [ quǎn tù jù bì ]

解释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44牛之一毛 [ niú zhī yī máo ]

解释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出处 《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45灾难深重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解释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出处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46横灾飞祸 [ héng zāi fēi huò ]

解释 见“横祸飞灾”。

出处 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47低眉倒运 [ dī méi dǎo yùn ]

解释 倒霉,失意。

出处 草明《婚事》:“你记住吧!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

48飞灾横祸 [ fēi zā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4卷:“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

49成败利钝 [ chéng bài lì dùn ]

解释 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50变生不测 [ biàn shēng bù cè ]

解释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51偷安旦夕 [ tōu ān dàn xī ]

解释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出处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52天赐之福 [ tiān cì zhī fú ]

解释 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53关门打狗 [ guān mén dǎ gǒu ]

解释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出处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这个意思。’赵航宇说,‘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54时乖运蹇 [ shí guāi yùn jiǎn ]

解释 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蹇:不顺利。

出处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55聱牙诘曲 [ áo yá jié qū ]

解释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 清 郑相如《汉林四传 开明君传》:“有荐伏生工《尚书》,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从七岁好口授书文,聱牙诘曲。”

56食方于前 [ shí fāng yú qián ]

解释 同“食前方丈”。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楚王聘陈子仲为相,仲谓妻曰:‘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矣。’”

57芝艾俱尽 [ zhī ài jù jìn ]

解释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出处 南朝·梁·梁元帝《讨侯景檄》:“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58千灾百难 [ qiān zāi bǎi nán ]

解释 多灾多难。

出处 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这个记忆已很值得好好保存起来,作这千灾百难人生的慰藉。”

59垂首丧气 [ chuí shǒu sàng qì ]

解释 同“垂头丧气”。

出处 《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今日垂首丧气,正是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60裾马襟牛 [ jū mǎ jīn niú ]

解释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61祸福由人 [ huò fú yóu rén ]

解释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同“祸福惟人”。

出处 明 王錂《春芜记 反目》:“天网恢恢真可信,须知祸福由人。”

62池鱼之殃 [ chí yú zhī yāng ]

解释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出处 《剪灯新话 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63惹祸招灾 [ rě huò zhāo zāi ]

解释 给自己引来麻烦。

出处 元 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64问罪之师 [ wèn zuì zhī shī ]

解释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出处 《旧唐书 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65不分玉石 [ bù fēn yù shí ]

解释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出处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66玉石皆碎 [ yù shí jiē suì ]

解释 犹玉石俱焚。

出处 三国·魏·锺会《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

67玉石同碎 [ yù shí tóng suì ]

解释 犹玉石俱焚。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68玉石俱碎 [ yù shí jù suì ]

解释 犹玉石俱焚。

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69玉石俱摧 [ yù shí jù cuī ]

解释 犹玉石俱焚。

出处 《晋书·索綝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又《慕容德载记》:“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

70狗彘不食 [ gǒu zhì bù shí ]

解释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71命途多舛 [ mìng tú duō chuǎn ]

解释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72在所不免 [ zài suǒ bù miǎn ]

解释 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出处 郭沫若《序引》:“昼为校课所迫,仅以夜间偷闲赶译,草率之处,在所不免。”

73毛举细故 [ máo jǔ xì gù ]

解释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出处 《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74墙头马上 [ qiáng tóu mǎ shàng ]

解释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出处 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75故作高深 [ gù zuò gāo shēn ]

解释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76芝艾俱焚 [ zhī ài jù fén ]

解释 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出处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77聱牙佶屈 [ áo yá jí qū ]

解释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78池鱼林木 [ shi yú lín mù ]

解释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79前襟后裾 [ qián jīn hòu jū ]

解释 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

80人亡政息 [ rén wáng zhèng xī ]

解释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81玉石同沉 [ yù shí tóng chén ]

解释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出处 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82月值年灾 [ yuè zhí nián zāi ]

解释 谓时运不济而遭灾祸。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们,管甚么逢着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拼死在莺花寨。”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時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83黄杨厄闰 [ huáng yáng è rùn ]

解释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出处 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84天有不测风云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解释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