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平安的成语

形容平安的成语


1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2夜不闭户 [ yè bù bì hù ]

解释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释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4转危为安 [ zhuǎn wēi wéi ān ]

解释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出处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5一帆风顺 [ yī fán fēng shùn ]

解释 船满帆;一路顺风行驶。比喻境遇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挫折。

出处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6化险为夷 [ huà xiǎn wéi yí ]

解释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7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8万事大吉 [ wàn shì dà jí ]

解释 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大吉:很吉利。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明州大梅祖镜地英禅师》:“岁朝把笔,万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9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解释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10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1高枕而卧 [ gāo zhěn ér wò ]

解释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12万事如意 [ wàn shì rú yì ]

解释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13平安无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解释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 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14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15安然无事 [ ān rán wú shì ]

解释 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16履险如夷 [ lǚ xiǎn rú yí ]

解释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17民安国泰 [ mín ān guó tài ]

解释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18鸡犬不惊 [ jī quǎn bù jīng ]

解释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出处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19一路平安 [ yī lù píng ān ]

解释 旅途上平安顺利。

出处 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

20四海升平 [ sì hǎi shēng píng ]

解释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21百事大吉 [ bǎi shì dà jí ]

解释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 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22安枕而卧 [ ān zhěn ér wò ]

解释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23一路顺风 [ yī lù shùn fēng ]

解释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24视险若夷 [ shì xiǎn ruò yí ]

解释 见“视险如夷”。

出处 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

25变危为安 [ biàn wēi wéi ān ]

解释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 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26民康物阜 [ mín kāng wù fù ]

解释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27安若泰山 [ ān ruò tài shān ]

解释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 《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28祸福相生 [ huò fú xiāng shēng ]

解释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29一路福星 [ yī lù fú xīng ]

解释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出处 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30化枭为鸠 [ huà xiāo wéi jiū ]

解释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谨守疆场,绝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锐,卒能化枭为鸠,闾阎安堵。”

31安如太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见“安如泰山”。

出处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32布帆无恙 [ bù fān wú yàng ]

解释 比喻旅途平安。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33去危就安 [ qù wēi jiù ān ]

解释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 《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34竹报平安 [ zhú bào píng ān ]

解释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35安危相易 [ ān wēi xiāng yì ]

解释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36安适如常 [ ān shì rú cháng ]

解释 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

出处 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37持盈保泰 [ chí yíng bǎo tài ]

解释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出处 清 昭槤《啸亭杂录 舒梁阿三公远见》:“今虽府库充盛,然乞皇上以节俭为要,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为持盈保泰之计。”

38垂拱而治 [ chuí gǒng ér zhì ]

解释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出处 《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39调良稳泛 [ diào liáng wěn fàn ]

解释 马匹调良,行船稳泛。谓路途平安。

出处 清·朱之瑜《与锅岛直能书》之二:“七夕前,盛使遥临,捧读翰教,知旌旌于前月初五日莅镇,途间车马舟桥,调良稳泛,三省亦附骥平安。”

40丰亨豫大 [ fēng hēng yù dà ]

解释 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

出处 宋 魏了翁《代南叔兄上费参政》:“自丰亨豫大之名立也,而财用日耗。”

41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42四平八稳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释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43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44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释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45凶多吉少 [ xiōng duō jí shǎo ]

解释 估计事态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趋势不妙。凶:不吉利。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今日且把这慈悲心略收收,待过了此山再发慈悲吧。这去处凶多吉少。”

46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47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48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49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50万无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释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出处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51比比皆是 [ bǐ bǐ jiē shì ]

解释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52灯火辉煌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解释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53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4长治久安 [ cháng zhì jiǔ ān ]

解释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55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56无往不利 [ wú wǎng bù lì ]

解释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

出处 唐 李虚中《命书》:“官高禄厚,无往不利。”

57不关痛痒 [ bù guān tòng yǎng ]

解释 不关:不相干。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

58吉祥如意 [ jí xiáng rú yì ]

解释 祥:祥瑞。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 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59息事宁人 [ xī shì níng rén ]

解释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60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61三思而行 [ sān sī ér xíng ]

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62洪福齐天 [ hóng fú qí tiān ]

解释 洪福:大福。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63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解释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64视险如夷 [ shì xiǎn rú yí ]

解释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 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65逢凶化吉 [ féng xiōng huà jí ]

解释 逢:遇到;遭遇。凶:凶险;不幸。化:转化。吉:吉祥;顺利。有迷信的人认为祈求神灵;就能使遭遇到不幸的灾难转化为吉祥;顺利。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2回:“豪杰交游满天下,逢凶化吉天生成。”

66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解释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出处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67万事亨通 [ wàn shì hēng tōng ]

解释 一切事情都很顺利。亨:顺利;通:通畅。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那孔方兄运出万事亨通的本领,先治了关格之症。”

68互为因果 [ hù wéi yīn guò ]

解释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出处 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69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70平平安安 [ píng píng ān ān ]

解释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8回:“令兄还在丁公馆里,和丁成同榻宿了一宵,平平安安的回来。”

71顺顺当当 [ shùn shùn dàng dàng ]

解释 指十分顺利,没挫折。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怪物暗自欢喜,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

72千金之子 [ qiān jīn zhī zǐ ]

解释 旧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73前倨后恭 [ qián jù hòu gōng ]

解释 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74所到之处 [ suǒ dào zhī chù ]

解释 所去的任何地方。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75高枕无事 [ gāo zhěn wú shì ]

解释 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出处 宋·杨亿《论灵州事宜》:“度令分守边郡,贼迁可以计日成擒,朝廷可以高枕无事矣。”

76无为而治 [ wú wéi ér zhì ]

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77履险若夷 [ lǚ xiǎn ruò yí ]

解释 见“履险如夷”。

出处 《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78遇难成祥 [ yù nán chéng xiáng ]

解释 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愿他诸事如意,遇难成祥。”

79耳根清净 [ ěr gēn qīng jìng ]

解释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出处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80太平无事 [ tài píng wú shì ]

解释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81鸡犬无惊 [ jī quǎn wú jīng ]

解释 见“鸡犬不惊”。

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鸡犬无惊,百姓大悦。”

82风恬浪静 [ fēng tián làng jìng ]

解释 恬:平静,安适;静:安静。风很安逸,浪很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若不亏得一个人有主意,处置风恬浪静,不知炒到几年上才是了结。”

83径情直遂 [ jìng qíng zhí suì ]

解释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出处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84雨顺风调 [ yǔ shùn fēng tiáo ]

解释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 《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85高枕安卧 [ gāo zhěn ān wò ]

解释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顺鼓》:“止久至于太旱,试使人君高枕安卧,旱犹自雨。”

86曲突徙薪 [ qū tū xǐ xīn ]

解释 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87治国安邦 [ zhì guó ān bāng ]

解释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88趋吉避凶 [ qū jí bì xiōng ]

解释 趋:奔向。吉:吉利,平安。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避开凶祸灾难。亦作“趋吉逃凶”、“避凶趋吉”。

出处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趋吉避凶,儒者之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不然。圣人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吾等问于高明之人,当趋吉避凶。”

89高枕安寝 [ gāo zhěn ān qǐn ]

解释 见“高枕而卧”。

出处 《汉书·匈奴传下》:“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90狗吠不惊 [ gǒu fèi bù jīng ]

解释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91一帆顺风 [ yī fān shùn fēng ]

解释 同“一帆风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行,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92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93易于反掌 [ yì yú fǎn zhǎng ]

解释 犹易如反掌。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94金石之计 [ jīn shí zhī jì ]

解释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出处 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95安然如故 [ ān rán rú gù ]

解释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96物阜民康 [ wù fù mín kāng ]

解释 物产丰富,人民安康。

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

97民安物阜 [ mín ān wù fù ]

解释 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出处 明 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98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99重熙累洽 [ chóng xī lěi qià ]

解释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出处 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