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有主意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有主意的成语


1标新立异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释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2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释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3独辟蹊径 [ dú pì xī jìng ]

解释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出处 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4神机妙算 [ shén jī miào suàn ]

解释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出处 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5老气横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解释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6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释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7一针见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释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8与众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释 和大家不一样。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9人云亦云 [ rén yún yì yún ]

解释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出处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10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释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1心中有数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释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12快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13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释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4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释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5见机行事 [ jiàn jī xíng shì ]

解释 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16言归于好 [ yán guī yú hǎo ]

解释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17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18随机应变 [ suí jī yìng biàn ]

解释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情况;应:应付;变:变化。

出处 《旧唐书 郭孝恪传》:“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19随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释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20亲痛仇快 [ qīn tòng chóu kuài ]

解释 仇:敌人;亲:自己人。使亲人悲痛;却使敌人高兴。

出处 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21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释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2别具一格 [ bié jù yī gé ]

解释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出处 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23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24变幻莫测 [ biàn huàn mò cè ]

解释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25各执一词 [ gè zhí yī cí ]

解释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出处 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26各抒己见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释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27各持己见 [ gè chí jǐ jiàn ]

解释 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

出处 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28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释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29天翻地覆 [ tiān fān dì fù ]

解释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30好事多磨 [ hǎo shì duō mó ]

解释 磨:艰难、障碍。指好的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许多波折。也指真挚的爱情经常经历曲折。

出处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31座无虚席 [ zuò wú xū xí ]

解释 虚:空;席:座席;座位。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处 《晋书 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32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释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处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33斗转星移 [ dǒu zhuǎn xīng yí ]

解释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出处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34有棱有角 [ yǒu léng yǒu jiǎo ]

解释 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十分强调培养有棱有角的女接班人。”

35朝令夕改 [ zhāo lìng xī gǎi ]

解释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出处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36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解释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37独立自主 [ dú lì zì zhǔ ]

解释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38瞬息万变 [ shùn xī wàn biàn ]

解释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万变:变化之多。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39语重心长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解释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40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41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释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

出处 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42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解释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43见风使舵 [ jiàn fēng shǐ duò ]

解释 看风向掌舵。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44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释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 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45众说纷纭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解释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出处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46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释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7气象万千 [ qì xiàng wàn qiān ]

解释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8水性杨花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解释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出处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49灰飞烟灭 [ huī fēi yān miè ]

解释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50物换星移 [ wù huàn xīng yí ]

解释 物换:景物改变;星移:星晨的位置移动。景物改变;星辰位置移动;指时序变迁。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51百家争鸣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解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52真知灼见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解释 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53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54见仁见智 [ jiàn rén jiàn zhì ]

解释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55非分之想 [ fēi fèn zhī xiǎng ]

解释 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头。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命运》:“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56异想天开 [ yì xiǎng tiān kāi ]

解释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57夕阳西下 [ xī yáng xī xià ]

解释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8情随事迁 [ qíng suí shì qiān ]

解释 情:心情、感情;迁:变化。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59波谲云诡 [ bō jué yún guǐ ]

解释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出处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嶉而成观。”

60浮想联翩 [ fú xiǎng lián piān ]

解释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出处 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61灭门绝户 [ miè mén jué hù ]

解释 全家死尽,无一幸免。

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纵是你旧媳妇旧丈夫依旧欢聚,可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62独到之处 [ dú dào zhī chù ]

解释 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出处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63白云苍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解释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处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64一语破的 [ yī yǔ pò dì ]

解释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出处 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65两豆塞耳 [ liǎng dòu sāi ěr ]

解释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出处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66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67各执己见 [ gè zhí jǐ jiàn ]

解释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出处 《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68宝刀未老 [ bǎo dāo wèi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69恍如隔世 [ huǎng rú gé shì ]

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出处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70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释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71独具慧眼 [ dú jù huì yǎn ]

解释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出处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72自出机杼 [ zì chū jī zhù ]

解释 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73自成一家 [ zì chéng yī jiā ]

解释 在某种学术、艺术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作“自出一家”。

出处 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74蜕化变质 [ tuì huà biàn zhì ]

解释 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出处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13章:“最后还说我是什么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把我一脚踢出门外。”

75言必有中 [ yán bì yǒu zhòng ]

解释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6质疑问难 [ zhì yí wèn nàn ]

解释 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出处 清 徐枋《与曾青藜书》:“此既古人之所有取,亦友朋质疑问难之一乐也。”

77难以为继 [ nán yǐ wéi jì ]

解释 难于继续下去。

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78风云突变 [ fēng yún tū biàn ]

解释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处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79菲食薄衣 [ fěi shí bó yī ]

解释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出处 《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80一家之言 [ yī jiā zhī yán ]

解释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1一语中的 [ yī yǔ zhōng de ]

解释 见“一语破的”。

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82当场出丑 [ dāng chǎng chū chǒu ]

解释 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 教唱莲花》:“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

83星移斗转 [ xīng yí dǒu zhuǎn ]

解释 星斗变换位置;表示季节改变。比喻时光流逝。移:移动;斗:北斗星。

出处 元 乔吉《两世姻缘》:“他便眼巴巴帘下等,直等到星移斗转二三更。”

84朝云暮雨 [ zhāo yún mù yǔ ]

解释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85肚里泪下 [ dù lǐ lèi xià ]

解释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86关门打狗 [ guān mén dǎ gǒu ]

解释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出处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这个意思。’赵航宇说,‘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87密锣紧鼓 [ mì luó jǐn gǔ ]

解释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88想望风采 [ xiǎng wàng fēng cǎi ]

解释 想望:仰慕。风采:风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89时移势迁 [ shí yí shì qiān ]

解释 时候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90珍禽奇兽 [ zhēn qín qí shòu ]

解释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出处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91聪明智慧 [ cōng míng zhì huì ]

解释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92胸有成算 [ 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

解释 犹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各口进出货物盈虚,以及市价涨跌,庶胸有成算,不为租客所欺。”

93行不苟合 [ xíng bù gǒu hé ]

解释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94隔世之感 [ gé shì zhī gǎn ]

解释 世:古指30年为一世;世指一个时代。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像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出处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95骨肉相残 [ gǔ ròu xiāng cán ]

解释 比喻自相残杀。

出处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96策名委质 [ cè míng wěi zhì ]

解释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出处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97耳视目听 [ ěr shì mù tīng ]

解释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98色若死灰 [ sè ruò sǐ huī ]

解释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99下气怡色 [ xià qì yí sè ]

解释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出处 《礼记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