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思绪的成语

形容思绪的成语


1浮想联翩 [ fú xiǎng lián piān ]

解释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出处 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2哀思如潮 [ āi sī rú cháo ]

解释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3思绪万千 [ sī xù wàn qiān ]

解释 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4纷纷扰扰 [ fēn fēn rǎo rǎo ]

解释 凌乱的样子。也形容思绪纷乱。

出处 战国宋玉《神女赋 序》:“精神恍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5临风对月 [ lín fēng duì yuè ]

解释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出处 元·丘处机《沁园春·示众》词:“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6千愁万绪 [ qiān chóu wàn xù ]

解释 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出处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7七捞八攘 [ qī lāo bā rǎng ]

解释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睡梦里亦七捞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8更长梦短 [ gēng cháng mèng duǎn ]

解释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更长:指漫漫长夜;梦短:指睡眠不踏实,极易醒。形容思绪烦乱,很难入眠。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可怜正凄凉正眠,冷清清把纱窗半掩,更长梦短使人愁闷添。”

9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10错综复杂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释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11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12心烦意乱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释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13顿开茅塞 [ dùn kāi máo sè ]

解释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14心乱如麻 [ xīn luàn rú má ]

解释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出处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15清风明月 [ qīng fēng míng yuè ]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南史 谢譓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

16失魂丧魄 [ shī hún sàng pò ]

解释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17许许多多 [ xǔ xǔ duō duō ]

解释 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出处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18心劳意攘 [ xīn láo yì rǎng ]

解释 犹心慌意乱。

出处 元·刘庭信《端正好·金钱问卜》:“一见了神魂飘荡,不由我心劳意攘。”

19达地知根 [ dá dì zhī gēn ]

解释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20失魂荡魄 [ shī hún dàng pò ]

解释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21春蚕抽丝 [ chūn cán chōu sī ]

解释 蚕:昆虫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出处 陈波《漫谈聊天》:“聊起来也定会如春蚕抽丝,而总无尽意吧。”

22七慌八乱 [ qī huāng bā luàn ]

解释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章:“虽然养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七慌八乱,啼啼哭哭。”

23思若泉涌 [ sī ruò quán yǒng ]

解释 思:思绪,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丰富敏捷。

出处 宋·王禹偁《谢赐御制月诗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精心六义,思若泉涌,锐意万机,居多暇曰。”

24惇信明义 [ dūn xìn míng yì ]

解释 惇:重视;信:诚实。遵守信用,深明道义。

出处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25罕譬而喻 [ hǎn pì ér yù ]

解释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出处 《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26张本继末 [ zhāng běn jì mò ]

解释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出处 《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27朗若列眉 [ lǎng ruò liè méi ]

解释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