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积极争取的成语

形容积极争取的成语


1分秒必争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释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2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释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 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3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4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5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6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7争先恐后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释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处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8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先发制人 [ xiān fā zhì rén ]

解释 发:开始行动;制:制服。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现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10标新立异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释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11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解释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出处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12一举成名 [ yī jǔ chéng míng ]

解释 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出处 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13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释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4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解释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15继往开来 [ jì wǎng kāi lái ]

解释 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16改天换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17当仁不让 [ dāng rén bù ràng ]

解释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18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9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20稍纵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

21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22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23时不我待 [ shí bù wǒ dài ]

解释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出处 清 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24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释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5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6发奋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7壮志凌云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解释 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远大。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28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9引火烧身 [ yǐn huǒ shāo shēn ]

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30自讨苦吃 [ zì tǎo kǔ chī ]

解释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31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解释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出处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32带罪立功 [ dài zuì lì gōng ]

解释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出处 清 李渔《蜃中楼 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33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34纵横捭阖 [ zòng héng bǎi hé ]

解释 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

出处 汉 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 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35铁杵成针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释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36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37十年寒窗 [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

解释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38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39畏缩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解释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40斤斤较量 [ jīn jīn jiào liàng ]

解释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41光阴荏苒 [ guāng yīn rěn rǎn ]

解释 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42戴罪图功 [ dài zuì tú gōng ]

解释 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出处 《明史·马芳传》:“帝令察广堪办贼,许戴罪图功,否即以赐剑从事。”

43十年窗下 [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

解释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44无冬无夏 [ wú dōng wú xià ]

解释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 《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45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释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46鼓足干劲 [ gǔ zú gàn jìn ]

解释 鼓:鼓动,振作。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出处 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47欢欣踊跃 [ huān xīn yǒng yuè ]

解释 欢欣:欢乐而兴奋。欢乐热烈的样子。

出处 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欢欣踊跃,情有无量。”

48寸阴是竞 [ cùn yīn shì jìng ]

解释 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是:文言助词,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起把宾语提前的作用;竞:争取。一寸光阴也应当争取,不能浪费。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49计较锱铢 [ jì jiào zī zhū ]

解释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50不蔽风雨 [ bù bì fēng yǔ ]

解释 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出处 清·陈瑚《顽潭诗话·无闷谣》:“我有蔽庐,不蔽风雨。”

51捭阖纵横 [ bǎi hé zòng héng ]

解释 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

出处 元胡祗遹《木兰花慢 赠歌妓》词:“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

52潜移阴夺 [ qián yí yīn duó ]

解释 夺:争取。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出处 《明史·余珊传》:“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阴夺。”

53风檐寸晷 [ fēng yán cùn guǐ ]

解释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晷:日影;寸晷:寸阴,极短的时间。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然七义五策皆似太多,风檐寸晷,力不能办,求其完璧,事事精好,安可得也?”

54望风响应 [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

解释 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出处 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55先即制人 [ xiān jí zhì rén ]

解释 制:控制。先下手取得主动就可制服对方。泛指做事应先争取主动。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治人,后则为人所制。”

56尺璧非宝 [ chǐ bì fēi bǎo ]

解释 璧:中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直径一尺的璧玉并不珍贵。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57先人夺人 [ xiān rén duó rén ]

解释 夺:争取。先于别人去夺取别人的心。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盾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