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基础重要的成语

形容基础重要的成语


1根深叶茂 [ gēn shēn yè mào ]

解释 树根扎得深;树叶才能茂盛。比喻根基深厚;事物才发达。

出处 唐 张说《起义堂颂》:“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天人报应,岂相远哉。”

2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解释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3根深柢固 [ gēn shēn dǐ gù ]

解释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4厚积薄发 [ hòu jī bó fā ]

解释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5根结盘据 [ gēn jié pán jù ]

解释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盘”。

出处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有如贼因江淮之资,兵广而财积,根结盘据,西向以拒,虽终歼灭,其旷日持久必矣。”

6根深枝茂 [ gēn shēn zhī mào ]

解释 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同“根深叶茂”。

出处 《艺文类聚》卷六九引汉 刘安《屏风赋》:“根深枝茂,号曰乔木。”

7跬步千里 [ kuǐ bù qiān lǐ ]

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出处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深根固柢 [ shēn gēn gù dǐ ]

解释 柢:树根。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9积基树本 [ jī jī shù běn ]

解释 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出处 晋 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10本固枝荣 [ běn gù zhī róng ]

解释 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

11跛鳖千里 [ bǒ biē qiān lǐ ]

解释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12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解释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13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释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14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5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6分崩离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释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17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8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19土崩瓦解 [ tǔ bēng wǎ jiě ]

解释 像土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出处 东汉 班固《秦纪论》:“秦之积弱,天下土崩瓦解。”

20循序渐进 [ xún xù jiàn jìn ]

解释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出处 《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21不可收拾 [ bù kě shōu shí ]

解释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22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释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23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解释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24无与伦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释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25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26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解释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出处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7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解释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28养精蓄锐 [ yǎng jīng xù ruì ]

解释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29雨后春笋 [ yǔ hòu chūn sǔn ]

解释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出处 宋 张耒《柯山集 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30聚沙成塔 [ jù shā chéng tǎ ]

解释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31宁折不弯 [ nìng zhé bù wān ]

解释 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出处 《齐民要术 卷五 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32铢积寸累 [ zhū jī cùn lěi ]

解释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出处 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33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解释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出处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34茂林修竹 [ mào lín xiū zhú ]

解释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35至关重要 [ zhì guān zhòng yào ]

解释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36养威蓄锐 [ yǎng wēi xù ruì ]

解释 培植威力,积蓄锐气。

出处 唐·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养威蓄锐,真殄元凶。”

37涓滴成河 [ juān dī chéng hé ]

解释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出处 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无。”

38韬光养晦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39竹篱茅舍 [ zhú lí máo shě ]

解释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出处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