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相处和谐的成语

形容人相处和谐的成语


1其乐融融 [ qí lè róng róng ]

解释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2伯埙仲篪 [ bó xūn zhòng chí ]

解释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出处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3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4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释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5改弦更张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

解释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6天衣无缝 [ tiān yī wú fèng ]

解释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7浑然一体 [ hún rán yī tǐ ]

解释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出处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8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释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9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0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解释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11融为一体 [ róng wéi yī tǐ ]

解释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12步调一致 [ bù diào yī zhì ]

解释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13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释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处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14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解释 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15如胶似漆 [ rú jiāo sì qī ]

解释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16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解释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出处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17形影不离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释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18情同手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19打成一片 [ dǎ chéng yī piàn ]

解释 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20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解释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21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2水乳交融 [ shuǐ rǔ jiāo róng ]

解释 融:融洽;乳:奶汁。水和奶溶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或意气相投。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从前虽是亲热究有男女之分,此时则水乳交融矣。”

23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24寸步不离 [ cùn bù bù lí ]

解释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25唇齿相依 [ chún chǐ xiāng yī ]

解释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26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释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27窈窕淑女 [ yǎo tiǎo shū nǚ ]

解释 窈窕:美好的样子。形容美好的姿态。淑:品德美好。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8相敬如宾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解释 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庞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29心有灵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解释 灵犀:灵兽犀牛。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0和睦相处 [ hé mù xiāng chǔ ]

解释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31珠联璧合 [ zhū lián bì hé ]

解释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32琴瑟不调 [ qín sè bù tiáo ]

解释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出处 《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33顿挫抑扬 [ dùn cuò yì yáng ]

解释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出处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34琴瑟相调 [ qín sè xiāng tiáo ]

解释 琴瑟:古代两种乐器。比喻夫妻恩爱,感情融洽。

出处 《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35比翼齐飞 [ bǐ yì qí fēi ]

解释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出处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36琴瑟调和 [ qín sè tiáo hé ]

解释 比喻夫妻恩爱。

出处 《群音类选 玉钗记 桂亭赏月>》:“琴瑟调和,百年相聚。”

37解弦更张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

解释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38宜室宜家 [ yí shì yí jiā ]

解释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9鱼水和谐 [ yú shuǐ hé xié ]

解释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出处 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40笙磬同音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

解释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出处 《诗经 小雅 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41融洽无间 [ róng qià wú jiàn ]

解释 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

出处 瞿秋白《文艺杂著 弟弟的信》:“他的哲学的所谓‘森林哲学’,应当与自然融洽无间的。”

42七拱八翘 [ qī gǒng bā qiào ]

解释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出处 沙汀《选灾》:“么大爷又不依了!说:‘要乱来我们大家乱来!’就这样七拱八翘。”

43金声玉振 [ jīn shēng yù zhèn ]

解释 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44黄钟大吕 [ huáng zhōng dà lǚ ]

解释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出处 《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45如埙如箎 [ rú xūn rú chí ]

解释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出处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46铿镪顿挫 [ kēng qiǎng dùn cuò ]

解释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47凤协鸾和 [ fèng xié luán hé ]

解释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48琴瑟之好 [ qí sè zhī hǎo ]

解释 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49荣谐伉俪 [ róng xié kàng lì ]

解释 旧时用于祝人结婚。

出处 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50散伤丑害 [ sàn shāng chǒu hài ]

解释 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出处 《鬼谷子·中经》:“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

51于飞之乐 [ yú fēi zhī lè ]

解释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出处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翩翩其羽。”

52一片宫商 [ yī piàn gōng shāng ]

解释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53吁咈都俞 [ xū fú dū yú ]

解释 见“都俞吁咈”。

出处 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54都俞吁咈 [ dū yú xū fú ]

解释 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出处 《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