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下功夫的成语

形容下功夫的成语


1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释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3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4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5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7埋头苦干 [ mái tóu kǔ gàn ]

解释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8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9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0真才实学 [ zhēn cái shí xué ]

解释 真正的才华和学识。实:真。

出处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

11毁于一旦 [ huǐ yú yī dàn ]

解释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12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3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出处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14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释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15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6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17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解释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18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19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0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21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22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23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释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24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释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5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26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27一往无前 [ yì wǎng wú qián ]

解释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出处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28大处着眼 [ dà chù zhuó yǎn ]

解释 着眼:观察。指从整体;长远或大的方面观察;考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29大处落墨 [ dà chù luò mò ]

解释 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30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 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31年老体弱 [ nián lǎo tǐ ruò ]

解释 指衰老的人。

出处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不是说少数年老体弱的同志不可以在家里办公,但是一般的不应该这样做。”

32宝刀不老 [ bǎo dāo bù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3心手相应 [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

解释 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出处 《梁书 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34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35焚膏继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释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6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37积土成山 [ jī tǔ chéng shān ]

解释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

出处 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8大处着墨 [ dà chù zhuó mò ]

解释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手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39鸿篇巨制 [ hóng piān jù zhì ]

解释 鸿:巨;大。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

出处 清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其鸿篇巨制,洋洋洒者,行将别裒录之为一集。”

40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解释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出处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41曲不离口 [ qǔ bù lí kǒu ]

解释 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出处 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42舍本求末 [ shě běn qiú mò ]

解释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43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释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44弃本逐末 [ qì běn zhú mò ]

解释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45弃本求末 [ qì běn qiú mò ]

解释 见“弃本逐末”。

出处 清·恽敬《答邓鹿耕书》:“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修德,止求吉葬。”

46工力悉敌 [ gōng lì xī dí ]

解释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47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解释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48文武兼备 [ wén wǔ jiān bèi ]

解释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文武兼备,惟所施设。”

49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释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0鸡鸣而起 [ jī míng ér qǐ ]

解释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51拳不离手 [ quán bù lí shǒu ]

解释 拳:拳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

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真拳不离手,待我歇息片时再舞。”

52不分上下 [ bù fēn shàng xià ]

解释 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53逐末弃本 [ zhú mò qì běn ]

解释 见“逐末舍本”。

出处 唐·魏徵《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

54寻流逐末 [ xún liú zhú mò ]

解释 犹舍本求末。

出处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因悟向来涵养功夫全少,而讲话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55磨杵作针 [ mó chǔ zuò zhēn ]

解释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56亏于一篑 [ kuī yú yī kuì ]

解释 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

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7舍本事末 [ shě běn shì mò ]

解释 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58舍本从末 [ shě běn cóng mò ]

解释 舍:放弃,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59损本逐末 [ sǔn běn zhú mò ]

解释 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出处 《隋书 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60圆木警枕 [ yuán mù jǐng zhěn ]

解释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61不见舆薪 [ bù jiàn yú xīn ]

解释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62降本流末 [ jiàng běn liú mò ]

解释 犹言舍本逐末。

出处 明·何景明《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63寻行数墨 [ xún háng shǔ mò ]

解释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出处 宋 韩虎《涧泉日记》中卷:“其寻行数墨,又拘拘以论说为学。”

64逐末舍本 [ zhú mò shě běn ]

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 《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65茧丝牛毛 [ jiǎn sī niú máo ]

解释 形容功夫细密。

出处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66舍本问末 [ shě běn wèn mò ]

解释 舍:舍弃。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67末学肤受 [ mò xué fū shòu ]

解释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出处 汉 张衡《东都赋》:“如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68抱枝拾叶 [ bào zhī shí yè ]

解释 犹言舍本逐末。

出处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69喘息之间 [ chuǎn xī zhī jiān ]

解释 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出处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遊釜中,喘息须臾之间耳!”

70木鸡养到 [ mù jī yǎng dào ]

解释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出处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71朝乾夕惕 [ zhāo qián xī tì ]

解释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 《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72入海算沙 [ rù hǎi suàn shā ]

解释 ①到海底数沙子。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出处 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73离本徼末 [ lí běn jiǎo mò ]

解释 犹言舍本逐末。

出处 《汉书·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74神工妙力 [ shén gōng miào lì ]

解释 工:技艺,功夫。指技艺极其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宋·李清臣《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譬如娲皇,神工妙力,炼石补天。”

75功到自然成 [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

解释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76一饭三遗矢 [ yī fàn sān yí shǐ ]

解释 矢:通“屎”,粪便。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77出力不讨好 [ chū lì bù tǎo hǎo ]

解释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1回:“不但出力不讨好,而且有性命之忧。”

78铁杵磨成针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79得于心应于手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

解释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