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沙子多的成语

形容沙子多的成语


1飞沙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解释 飞:使飞扬;走:使滚动。沙土飞扬;石子滚动。形容风力极大。

出处 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2泥沙俱下 [ ní shā jù xià ]

解释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3含沙射影 [ hán shā shè yǐng ]

解释 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居水中;听到人声;会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4聚沙成塔 [ jù shā chéng tǎ ]

解释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5沙里淘金 [ shā lǐ táo jīn ]

解释 把夹有金粒的沙砾在水中荡涤;以去沙取金。比喻极其难得或非常不易。

出处 唐 德行禅师《四字经》:“沙里淘金。”

6大浪淘沙 [ dà làng táo shā ]

解释 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出处 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7积沙成滩 [ jī shā chéng tān ]

解释 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人民日报》1970.12.30:“虽然鱼群分散,但捕一网得一网,积沙成滩,化小胜为大胜,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

8淘沙取金 [ táo shā qǔ jīn ]

解释 淘金。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任人如市瓜》:“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9披沙剖璞 [ pī shā pōu pú ]

解释 披:分开。剖:剖开。璞:含有玉的石头。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从石头里剖出美玉。比喻从许许多多人中间识别、挑选出所用的人才。

出处 唐·刘禹锡《唐尚书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序》:“一入中禁考策词,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

10沙鸥翔集 [ shā ōu xiáng jí ]

解释 水鸟时而飞翔,时而聚集。

11画沙聚米 [ huà shā jù mǐ ]

解释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出处 清 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12入海算沙 [ rù hǎi suàn shā ]

解释 ①到海底数沙子。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出处 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13马足龙沙 [ mǎ zú lóng shā ]

解释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出处 曼殊室主人《班定远平西域》第一幕:“虎头燕颔,人言万里之侯;马足龙沙,胸有千秋之业。”

14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释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出处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15不平则鸣 [ bù píng zé míng ]

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16惊天动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7改弦更张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

解释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18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释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19雷霆万钧 [ léi tíng wàn yūn ]

解释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20一盘散沙 [ yī pán sǎn shā ]

解释 一盘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出处 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

21七零八落 [ qī líng bā luò ]

解释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22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3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解释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24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释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25唯唯诺诺 [ wéi wéi nuò nuò ]

解释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26徒劳无功 [ tú láo wú gōng ]

解释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出处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27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释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 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8泣不成声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释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29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解释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30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解释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31绘声绘色 [ huì shēng huì sè ]

解释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32耳听八方 [ ěr tīng bā fāng ]

解释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33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释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34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35咄咄逼人 [ duō duō bī rén ]

解释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出处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36唉声叹气 [ 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37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38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解释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39朗朗上口 [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

解释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处 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40不露声色 [ bù lù shēng sè ]

解释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41哀声叹气 [ 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 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42戛然而止 [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释 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43披沙拣金 [ pī shā jiǎn jīn ]

解释 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挑选精华;也比喻工作繁忙。

出处 唐 刘知几《史通 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44无声无臭 [ wú shēng wú xiù ]

解释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 《诗经 大雅 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45欢声雷动 [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

解释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46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解释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47琴瑟不调 [ qín sè bù tiáo ]

解释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出处 《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48轻言轻语 [ qīng yán qīng yǔ ]

解释 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3回:“不许你在汉子跟前弄鬼,轻言轻语的。”

49金光闪闪 [ jīn guāng shǎn shǎn ]

解释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50折戟沉沙 [ zhé jǐ chén shā ]

解释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

出处 唐 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1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释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52淘沙得金 [ táo shā dé jīn ]

解释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出处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53不绝于耳 [ bù jué yú ěr ]

解释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54发聋振聩 [ fā lóng zhèn kuì ]

解释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出处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55咳声叹气 [ h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 《负曝闲谈》第六回:“江裴度无法,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脚。”

56声如洪钟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解释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57瓮声瓮气 [ wèng shēng wèng qì ]

解释 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58书声朗朗 [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

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59书声琅琅 [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

解释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60喏喏连声 [ nuò nuò lián shēng ]

解释 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说的话诞诞邓邓,俺也曾轻轻唤着,躬躬前来,喏喏连声。”

61射影含沙 [ shè yǐng hán shā ]

解释 相传江南水中有毒虫名蜮,人在岸上,影见水中,即以气为矢,或含沙以射人。及着皮肌,其疮如疥,中影者亦病。后因称阴谋中伤他人为“射影含沙”。

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输金获兔,犹属幸事,祸人转以福人,射影含沙,徒劳心计。”

62屏声息气 [ bǐng shēng xī qì ]

解释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63狼号鬼哭 [ láng háo guǐ kū ]

解释 形容哭声凄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64神号鬼哭 [ shén háo guǐ kū ]

解释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65蒸沙成饭 [ zhēng shā chéng fàn ]

解释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出处 《楞严经》第六卷:“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66警愦觉聋 [ jǐng kuì jué lóng ]

解释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67轰雷贯耳 [ hōng léi guàn ěr ]

解释 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出处 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

68飞沙走砾 [ fēi shā zǒu lì ]

解释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禅虚寺》:“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铄,举止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暧于余处。”

69鼻息如雷 [ bí xī rú léi ]

解释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出处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70嗳声叹气 [ à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薛蟠急得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嗳声叹气。”

71恒河沙数 [ héng hé shā shù ]

解释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 《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72披沙简金 [ pī shā jiǎn jīn ]

解释 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

出处 梁·锺嵘《诗品》卷上:“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73撼天震地 [ hàn tiān zhèn dì ]

解释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74天惊石破 [ tiān jīng shí pò ]

解释 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

出处 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75天震地骇 [ tiān zhèn dì hài ]

解释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76如雷灌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释 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出处 《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77恒河一沙 [ héng hé yī shā ]

解释 比喻极其渺小。

出处 清·各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78扼腕叹息 [ è wàn tàn xī ]

解释 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79排沙见金 [ pái shā jiàn jīn ]

解释 见“排沙简金”。

出处 清·项穆《书法雅言·资学·附评》:“观其纤浓诡厉之态,犹排沙见金耳。”

80敲金戛玉 [ qiāo jīn jiá yù ]

解释 见“敲金击石”。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81无声无色 [ wú shēng wú sè ]

解释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出处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82神号鬼泣 [ shén hào guǐ qì ]

解释 见“神号鬼哭”。

出处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83飞沙扬砾 [ fēi shā yáng lì ]

解释 见“飞沙走砾”。

出处 《宋书·五行志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转从子上来,飞沙扬砾。”

84唱筹量沙 [ 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

解释 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出处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85排沙简金 [ pái shā jiǎn jīn ]

解释 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86澄沙汰砾 [ dèng shā tài lì ]

解释 指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出处 清 恽敬《祭张皋文文》:“志合心齐,如金在熔,澄沙汰砾,以精为同。”

87聚米为山 [ jù mǐ wéi shān ]

解释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88聚蚊成雷 [ jù wén chéng léi ]

解释 许多蚊子聚集在一起飞;发出的声音会像打雷一样响。比喻许多人说一个人的坏话;危害甚大。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89历历在耳 [ lì lì zài ěr ]

解释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出处 宋 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90唱沙作米 [ chàng shā zuò mǐ ]

解释 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宾白》:“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

91如锥画沙 [ rú zhuī huà shā ]

解释 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出处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92恒河之沙 [ héng hé zhī shā ]

解释 恒河:南亚大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佛教语,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夫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

93抟沙作饭 [ tuán shā zuò fàn ]

解释 比喻白费心思。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牧童》:“然则与此辈论交,如抟沙作饭矣。”

94神嚎鬼哭 [ shén háo guǐ kū ]

解释 见“神号鬼哭”。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95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释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96剑头一吷 [ jiàn tóu yī xuè ]

解释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出处 庄周《庄子 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97剑首一吷 [ jiàn shǒu yī guī ]

解释 见“剑头一吷”。

出处 清·徐芳《书影>序》:“栎园天才绝世,其诗文皆卓然大家;即以杂著,此其剑首一吷也,而富如此。”

98敲金击石 [ qiāo jīn jī shí ]

解释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出处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99死声活气 [ sǐ shēng huó qì ]

解释 阴阳怪气的声音。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鹊噪檐前不肯休,死声活气没来由。”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