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非常惭愧的成语

形容非常惭愧的成语


1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解释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2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释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3无地自容 [ wú dì zì róng ]

解释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 《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4自愧不如 [ zì kuì bù rú ]

解释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出处 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5当之无愧 [ dāng zhī wú kuì ]

解释 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当:担当;承受;之:指所给的荣誉或称号。

出处 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6俯仰无愧 [ fǔ yǎng wú kuì ]

解释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7自愧弗如 [ zì kuì fú rú ]

解释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8耳红面赤 [ ěr hóng miàn chì ]

解释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9愧不敢当 [ kuì bù gǎn dāng ]

解释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称赞或物品受之有愧。

出处 清 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10当之有愧 [ dāng zhī yǒu kuì ]

解释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

出处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11受之无愧 [ shòu zhī wú kuì ]

解释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12愧悔无地 [ kuì huǐ wú dì ]

解释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姑娘,你问到这里,我安骥诚惶诚恐,愧悔无地。”

13不愧不怍 [ bù kuì bù zuò ]

解释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14汗颜无地 [ hàn yán wú dì ]

解释 汗颜:脸上出汗;常用以表示羞愧。无地:没有容身之地。形容羞愧到了极点;以至感到无地自容。

出处 唐 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15羞惭满面 [ xiū cán mǎn miàn ]

解释 满脸是羞惭的表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贾珍听见是贾琏的声音,唬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

16包羞忍耻 [ bāo xiū rěn chǐ ]

解释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7惭凫企鹤 [ cán fú qǐ hè ]

解释 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

18腼颜人世 [ tiǎn yán rén shì ]

解释 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 《晋书 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19顾景惭形 [ gù jǐng cán xíng ]

解释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出处 三国·魏·曹植《封二子为公谢恩章》:“天时运幸,得生贵门。遇以亲戚,少荷光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顾景惭形,流汗反侧。”

20愧天怍人 [ kuì tiān zuò rén ]

解释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出处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21望洋兴叹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释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22甘拜下风 [ gān bài xià fēng ]

解释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23问心无愧 [ wèn xīn wú kuì ]

解释 愧:惭愧。问问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

24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释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25悔之晚矣 [ huǐ zhī wǎn yǐ ]

解释 矣:了。后悔也已经晚了。

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26一丝一毫 [ yī sī yī háo ]

解释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毫:一厘的十分之一;丝:一毫的十分之一。

出处 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而往惟寅,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27后悔莫及 [ hòu huǐ mò jí ]

解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28羞愧难当 [ xiū kuì nán dāng ]

解释 当:承受。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29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30扪心无愧 [ mén xīn wú kuì ]

解释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31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32老羞成怒 [ lǎo xiū chéng nù ]

解释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33引咎自责 [ yǐn jiù zì zé ]

解释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34追悔莫及 [ zhuī huǐ mò jí ]

解释 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 汉 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35悔恨交加 [ huǐ hèn jiāo jiā ]

解释 形容非常懊悔。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

36于心无愧 [ yú xīn wú kuì ]

解释 愧:惭愧,羞愧。从心里感到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

出处 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37浃背汗流 [ jiā bèi hàn liú ]

解释 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出处 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

38问心有愧 [ wèn xīn yǒu kuì ]

解释 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39不愧屋漏 [ bù kuì wū lòu ]

解释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40内省不疚 [ nèi xǐng bù jiù ]

解释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1内疚神明 [ nèi jiù shén míng ]

解释 内疚: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神明:神祗。指做错了事,内心感到不安。

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30回:“许衡灭宋,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盖内疚神明,无不惭德。”

42忿忿不平 [ fèn fèn bù píng ]

解释 同“愤愤不平”。

出处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43受之有愧 [ shòu zhī yǒu kuì ]

解释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44惭愧无地 [ cán kuì wú dì ]

解释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45流汗浃背 [ liú hàn jiā bèi ]

解释 ①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出处 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

46自觉形秽 [ zì jué xíng huì ]

解释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47措颜无地 [ cuò yán wú dì ]

解释 措:安放;颜:脸,面子。脸没地方搁。形容极为惭愧羞愧。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

48顾影惭形 [ gù yǐng cán xíng ]

解释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出处 晋 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49靦颜人世 [ tiǎn yán rén shì ]

解释 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50靦颜天壤 [ tiǎn yán tiān rǎng ]

解释 靦颜:脸上表现惭愧;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的人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出处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51汗流至踵 [ hàn liú zhì zhǒng ]

解释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出处 《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52无地自厝 [ wú dì zì cuò ]

解释 犹无地自容。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53腼颜天壤 [ miǎn yán tiān rǎng ]

解释 腼颜:厚着脸面。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54汗流浃踵 [ hàn liú jiā zhǒng ]

解释 见“汗流至踵”。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阿端]意计穷蹙,汗流浃踵。”

55汗出沾背 [ hàn chū zhān bèi ]

解释 沾:浸湿。汗水沾湿了脊背。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56汗流接踵 [ hàn liú jiē zhǒng ]

解释 见“汗流至踵”。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57忝陪末座 [ tiǎn péi mò zuò ]

解释 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出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胡愈之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

58不愧不作 [ bù kuì bù zuò ]

解释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59叨在知己 [ tāo zài zhī jǐ ]

解释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出处 清 霁园主人《夜潭随录 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