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食物味道一般的成语

形容食物味道一般的成语


1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2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出处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3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4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5千言万语 [ qiān yán wàn yǔ ]

解释 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

出处 《鹖冠子 世兵》:“千言万语,卒赏谓何?”

6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7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解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8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释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9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解释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10饥不择食 [ jī bù zé shí ]

解释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11味同嚼蜡 [ wèi tóng jiáo là ]

解释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咀嚼。

出处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12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13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14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释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15望眼欲穿 [ wàng yǎn yù chuān ]

解释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

出处 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16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解释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17甘之如饴 [ gān zhī rú yí ]

解释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出处 宋 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正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18眼花缭乱 [ yǎn huā liáo luàn ]

解释 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19谈笑风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20别有风味 [ bié yǒu fēng wèi ]

解释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出处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21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出处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22山珍海味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解释 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23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24枯燥无味 [ kū zào wú wèi ]

解释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25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解释 益:更加;彰:明显。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6粗茶淡饭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27美味佳肴 [ měi wèi jiā yáo ]

解释 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出处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四回:“前已吩咐尔等,不喜美味佳肴,又何为如此过费,是何意也?”

28酸甜苦辣 [ suān tián kǔ là ]

解释 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29沁人心脾 [ qìn rén xīn pí ]

解释 沁:渗入;心脾: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爽朗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30应有尽有 [ yīng yǒu jìn yǒu ]

解释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出处 《宋书 江智渊传》:“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31摇尾求食 [ yáo wěi qiú shí ]

解释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32食不甘味 [ shí bù gān wèi ]

解释 甘:味道好。吃东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33其味无穷 [ q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出处 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34山盟海誓 [ shān méng hǎi shì ]

解释 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样永世不变。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35恶衣恶食 [ è yī è shí ]

解释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释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37病从口入 [ bìng cóng kǒu rù ]

解释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出处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8衣单食薄 [ yī dān shí bó ]

解释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例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军队,待遇最为菲薄,衣单食薄,弹药不继,医疗不备。”

39食前方丈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解释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40饿虎扑食 [ è hǔ pū shí ]

解释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41味如鸡肋 [ wèi rú jī lèi ]

解释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出处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42残茶剩饭 [ cán chá shèng fàn ]

解释 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出处 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如今天色晚了也,有甚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43一馈十起 [ yī kuì shí qǐ ]

解释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44菲食薄衣 [ fěi shí bó yī ]

解释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出处 《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45糟糠之妻 [ zāo kāng zhī qī ]

解释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6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解释 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47箪食瓢饮 [ dān shí piáo yǐn ]

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8余味无穷 [ yú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49国家大事 [ guó jiā dà shì ]

解释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50易子而食 [ yì zǐ ér shí ]

解释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51玉液琼浆 [ yù yè qióng jiāng ]

解释 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52美酒佳肴 [ měi jiǔ jiā yáo ]

解释 肴:下酒的饭菜。指好酒好菜。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53侯服玉食 [ hóu fú yù shí ]

解释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54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55枯燥乏味 [ kū zào fá wèi ]

解释 枯燥:单调无趣。指单调缺乏情趣兴味。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一个人开车真是枯燥乏味。如果润生在旁边坐着,他们还能说点什么。”

56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释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57侈衣美食 [ chǐ yī měi shí ]

解释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出处 《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58凤髓龙肝 [ fèng suǐ lóng gān ]

解释 比喻珍奇美味。

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59别有滋味 [ bié yǒu zī wèi ]

解释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出处 南唐 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60剩菜残羹 [ shèng cài cán gēng ]

解释 吃剩的食物。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出处 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61咂嘴舔唇 [ zā zuǐ tiǎn chún ]

解释 见“咂嘴弄舌”。

出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段:“武震却吃得又香又甜,一面吃一面还咂嘴舔唇的,品着滋味。”

62水陆杂陈 [ shuǐ lù zá chén ]

解释 形容菜肴丰富。

出处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乃并列两几,水陆杂陈,各序齿环公子而坐。”

63解衣推食 [ jiě yī tuī shí ]

解释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64食指大动 [ shí zhǐ dà dòng ]

解释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65饿虎扑羊 [ è hǔ pū yáng ]

解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66一箪一瓢 [ yī dān yī piáo ]

解释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7吐哺握发 [ tǔ bǔ wò fà ]

解释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68水陆毕陈 [ shuǐ lù bì chén ]

解释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出处 《晋书 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69让枣推梨 [ ràng zǎo tuī lí ]

解释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70口多食寡 [ kǒu duō shí guǎ ]

解释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出处 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71同盘而食 [ tóng pán ér shí ]

解释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出处 《魏书 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72咂嘴咂舌 [ zā zuǐ zā shé ]

解释 见“咂嘴弄舌”。

出处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二:“菜上来了,老头儿咂嘴咂舌地夸奖这菜的滋味。”

73桂子飘香 [ guì zǐ piāo xiāng ]

解释 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 唐 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74珍羞美味 [ zhēn xiū měi wèi ]

解释 珍贵的食物。珍重而鲜美的食物。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席上珍羞百味,笙歌两行,自不必说。”

75绫罗绸缎 [ líng luó chóu duàn ]

解释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京城地方的局面越大,人的眼皮子越薄,金子是黄的,银子是白的,绫罗绸缎是红的绿的,这些人的眼珠子可是黑的,一时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76食不知味 [ shí bù zhī wèi ]

解释 同“食不甘味”。

出处 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臣所以授官已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77含哺鼓腹 [ hán bǔ gǔ fù ]

解释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出处 庄周《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78吹气胜兰 [ chuī qì shèng lán ]

解释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出处 《洞冥记》:“帝所幸宫人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

79寝不遑安 [ qǐn bù huáng ān ]

解释 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出处 宋·司马光《进五规状》:“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此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80山肤水豢 [ shān fū shuǐ huàn ]

解释 《乐府诗集 燕射歌辞三 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出处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

81折足覆餗 [ shé zú fù zhào ]

解释 《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出处 《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82折鼎覆餗 [ shé dǐng fù zú ]

解释 见“折足覆餗”。

出处 《南史·张弘策传》:“拓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

83推食解衣 [ tuī shí jiě yī ]

解释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出处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84断齑块粥 [ duàn jī kuài zhōu ]

解释 见“断齑画粥”。

出处 清·冯桂芬《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少陵秋风茅屋,而有广厦万间之愿;希文断齑块粥,而有先忧后乐之志。”

85殊滋异味 [ shū zī yì wèi ]

解释 殊:特殊;滋:滋味。奇异的滋味。指美味佳肴。

出处 唐·白居易《策林·立制度》:“饮食不守其度,则殊滋异味攻之。”

86珍馐美馔 [ zhēn xiū měi zhuàn ]

解释 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亦作“珍羞美味”。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五回:“吃惯了珍馐美馔凤髓龙肝,回头再吃这些家常饭,冯保觉得真是特殊的享受。”

87珠翠之珍 [ zhū cuì zhī zhēn ]

解释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出处 三国魏 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88金浆玉醴 [ jīn jiāng yù lǐ ]

解释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89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释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90鼓腹含哺 [ gǔ fù hán bǔ ]

解释 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哺:口中所含的食物。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出处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91三牲五鼎 [ sān shēng wǔ dǐng ]

解释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92意犹未尽 [ yì yóu wèi jìn ]

解释 犹:还。指还没有尽兴。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但是梁生宝意犹未尽,话还没有说完。”

93三荤五厌 [ sān hūn wǔ yàn ]

解释 泛指荤腥食物。

94啮檗吞针 [ niè bò tūn zhēn ]

解释 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出处 唐 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95寓意深远 [ yù yì shēn yuǎn ]

解释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96攻苦食淡 [ gōng kǔ shí dàn ]

解释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97祝哽祝噎 [ zhù gěng zhù yē ]

解释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出处 汉 贾山《至言》:“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98膏梁锦绣 [ gāo liáng jǐn xiù ]

解释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99雕盘绮食 [ diāo pán qǐ shí ]

解释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出处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