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让人意外的成语

形容让人意外的成语


1从天而降 [ cóng tiān ér jiàng ]

解释 天上掉下来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2灭绝人性 [ miè jué rén xìng ]

解释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出处 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3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释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4突如其来 [ tū rú qí lái ]

解释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出处 《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5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释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6晴天霹雳 [ qíng tiān pī lì ]

解释 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

出处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7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8不期而遇 [ bù qī ér yù ]

解释 期:约定时日;遇:相逢;会面。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也作“不期而会”。

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湘宫李智倩法师墓志铭》:“不期而遇,襄水之阳。”

9大吃一惊 [ dà chī yī jīng ]

解释 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10惨绝人寰 [ cǎn jué rén huán ]

解释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出处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11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解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12意料之外 [ yì liào zhī wài ]

解释 没有想到的。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13出乎意外 [ chū hū yì wài ]

解释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14惊世骇俗 [ jīng shì hài sú ]

解释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出处 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15不期而然 [ bù qī ér rán ]

解释 期:料想;然:如此。没有想到会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盖其平日读外祖太史公记,故发于词旨,不期而然。”

16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解释 指出人意料。

出处 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17从天而下 [ cóng tiān ér xià ]

解释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18变生不测 [ biàn shēng bù cè ]

解释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19不期而会 [ bù qī ér huì ]

解释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

出处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20被宠若惊 [ bèi chǒng ruò jīng ]

解释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出处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21大惊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22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解释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23见怪不怪 [ jiàn guài bù guài ]

解释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24三长两短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解释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出处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25平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释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26不可思议 [ bù kě sī yì ]

解释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出处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27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28喜从天降 [ xǐ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为此特别高兴。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贵脚踏贱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29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释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30出其不意 [ chū qí bù yì ]

解释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1出人意料 [ chū rén yì liào ]

解释 意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32死于非命 [ sǐ yú fēi mìng ]

解释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33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4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5一波三折 [ yī bō sān zhé ]

解释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出处 《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36以防万一 [ yǐ fáng wàn yī ]

解释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37瞠目结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释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38祸从天降 [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39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解释 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40猝不及防 [ cù bù jí fáng ]

解释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41飞来横祸 [ fēi lá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42防不胜防 [ fáng bù shèng fáng ]

解释 防:防备;胜:尽;完全。形容防备不过来。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43横生枝节 [ héng shēng zhī jié ]

解释 横生:意外发生的;枝节:树干上长出的枝和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进一些问题;干扰了主要问题的解决。

出处 宋 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44变化不测 [ biàn huà bù cè ]

解释 测:测量,估计。变化无常,无法预料。

出处 唐 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

45出乎预料 [ chū hū yù liào ]

解释 指出人意料。

出处 柯云路《三千万》:“白莎轻微地一怔,她对丁猛的平淡反应出乎预料。”

46惊喜若狂 [ jīng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47惊喜交集 [ jīng xǐ jiāo jí ]

解释 交集:不同感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又吃惊;又高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惊喜交加。”

48疏忽大意 [ shū hū dà yì ]

解释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出处 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49处安思危 [ chǔ ān sī wēi ]

解释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50横灾飞祸 [ héng zāi fēi huò ]

解释 见“横祸飞灾”。

出处 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51难以预料 [ nán yǐ yù liào ]

解释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52飞灾横祸 [ fēi zā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4卷:“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

53一长二短 [ yī cháng èr duǎn ]

解释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出处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54三差五错 [ sān chā wǔ cuò ]

解释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55出于意外 [ chū yú yì wài ]

解释 见“出于意表”。

出处 《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56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解释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57一差二误 [ yī chà èr wù ]

解释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人耻笑。”

58见怪非怪 [ jiàn guài fēi guài ]

解释 见“见怪不怪”。

出处 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59不测之忧 [ bù cè zhī yōu ]

解释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出处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60事出意外 [ shì chū yì wài ]

解释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61冷水浇头 [ lěng shuǐ jiāo tóu ]

解释 冷水从背上浇下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为之幻灭。同“冷水浇背”。

出处 清 丁耀亢《续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忽然听得说太太来了,好一似——天雷霹雳,冷水浇头。”

62横祸飞灾 [ héng huò fēi zāi ]

解释 同“横殃飞祸”。

出处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63横祸非灾 [ héng huò fēi zāi ]

解释 犹言横殃飞祸。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

64横殃飞祸 [ hèng yāng fēi huò ]

解释 横: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65居安虑危 [ jū ān lǜ wēi ]

解释 同“居安思危”。

出处 《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66惊喜欲狂 [ jīng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67忧盛危明 [ yōu shèng wēi míng ]

解释 犹言居安思危。

出处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68好骑者堕 [ hào qí zhě duò ]

解释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出处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69衔橛之变 [ xián jué zhī biàn ]

解释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70衔橛之虞 [ xián jué zhī yú ]

解释 同“衔橛之变”。

出处 明·何景明《功实篇》:“夫利猛兽之乐者忘衔橛之虞。”

71计出万全 [ jì chū wàn quán ]

解释 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出处 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72于安思危 [ yú ān sī wēi ]

解释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73倘来之物 [ tǎng lái zhī wù ]

解释 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同“傥来之物”。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这钱财是倘来之物。”

74傥来之物 [ tǎng lái zhī wù ]

解释 傥来:偶然、意外得来的。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75青天霹雳 [ qīng tiān pī lì ]

解释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南康军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

76枝节横生 [ zhī jié héng shēng ]

解释 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

出处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债公等案,均有领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从前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亦实由于此。”

77天年不测 [ tiān nián bù cè ]

解释 谓意外的死亡。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78冷水浇背 [ lěng shuǐ jiāo bèi ]

解释 冷水从背上浇下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为之幻灭。亦作“冷水浇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红玉听了,总如冷水浇背一般,唇也青了,面也白了,做声不得。”

79飞殃走祸 [ fēi yāng zǒu huò ]

解释 同“飞来横祸”。

80出豕败御 [ chū shǐ bài yù ]

解释 出:突然出来;御:马车。突然冲出一头野猪使马车翻车。比喻受到意外事故发生使事情失败。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王子于期齐辔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81行险侥幸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

解释 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82不虞之隙 [ bù yú zhī xì ]

解释 不虞:没有料到;隙:裂痕。指意外的误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83邂逅不偶 [ xiè hòu bù ǒu ]

解释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出处 汉·王充《论衡·定贤》:“荆柯入秦之计,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邂逅不偶,为秦所擒。”

84一惊非小 [ yī jīng fēi xiǎo ]

解释 受到的惊恐不小。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6回:“灯笼灭了,包袱也不见了,这一惊非小。”

85栎阳雨金 [ lì yáng yǔ jīn ]

解释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

出处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

86横发逆起 [ hèng fā nì qǐ ]

解释 横:不测,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

出处 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岩》:“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

87一高二低 [ yī gāo èr dī ]

解释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出处 路遥《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88非意相干 [ fēi yì xiāng gān ]

解释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89祸从天上来 [ 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 ]

解释 祸:祸害,灾难。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正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陈氏见丈夫拿去,哭死在地。”

90晴天打霹雳 [ qíng tiān dǎ pī lì ]

解释 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 贺敬之《白毛女》:“猛听叫喜儿顶租子,好比晴天打霹雳!”

91得意不宜再往 [ 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 ]

解释 得意:称心如意;宜:适宜。称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干第二次。指做事应有所节制,适可而止。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包公摇头道:‘得意不宜再往,待我细细思索便了。’”

92蜂虿作于怀袖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

解释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出处 《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