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喜欢收藏的成语

形容喜欢收藏的成语


1什袭珍藏 [ shí xí zhēn cáng ]

解释 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出处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2蕴奇待价 [ yùn qí dài jià ]

解释 蕴:积聚,藏蓄。积聚珍奇的宝物,等待适当的价钱。比喻怀藏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

出处 《梁书·武帝纪》:“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

3锦囊玉轴 [ jǐn náng yù zhóu ]

解释 ①谓玉轴装裱,盛以锦囊。指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②借指名贵的书画作品。

出处 宋·袁文《瓮牖闲评》第六卷:“余作字其上,后世当有锦囊玉轴什袭之宠。”

4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5包藏祸心 [ bāo cáng huò xīn ]

解释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6真才实学 [ zhēn cái shí xué ]

解释 真正的才华和学识。实:真。

出处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

7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释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8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解释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9无价之宝 [ wú jià zhī bǎo ]

解释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10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解释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出处 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11金屋藏娇 [ jīn wū cáng jiāo ]

解释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12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13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释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14敝帚自珍 [ bì zhǒu zì zhēn ]

解释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出处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15匿影藏形 [ nì yǐng cáng xíng ]

解释 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16藏锋敛锐 [ cáng fēng liǎn ruì ]

解释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17剖腹藏珠 [ pōu fù cáng zhū ]

解释 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18闭口藏舌 [ bì kǒu cáng shé ]

解释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 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19待价藏珠 [ dài jià cáng zhū ]

解释 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20蜜里藏刀 [ mì lǐ cáng dāo ]

解释 蜜:蜂蜜。表面很友好,暗里却藏着害人之心。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妒律》:“尔乃蜜里藏刀,必欲花间逐蝶,狡亦甚矣,罚岂容轻!”

21藏器待时 [ cáng qì dài shí ]

解释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2话里藏阄 [ huà lǐ cáng jiū ]

解释 话里藏着哑谜儿。

出处 《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23善刀而藏 [ shàn dāo ér cáng ]

解释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出处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4什袭而藏 [ shí xī ér cáng ]

解释 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出处 宋 张守《跋唐千文帖》:“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

25秋收冬藏 [ qiū shōu dōng cáng ]

解释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26藏形匿影 [ cáng xíng nì yǐng ]

解释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27盘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解释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28金匮石室 [ jīn guì shí shì ]

解释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29倒置干戈 [ dào zhì gān gē ]

解释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30良贾深藏 [ liáng jiǎ shēn cáng ]

解释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31櫜弓戢戈 [ chǔ gōng jí gē ]

解释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出处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32深藏远遁 [ shēn cáng yuǎn dùn ]

解释 遁:隐去。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避世隐居。

出处 宋·杨万里《论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藏远遁,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

33珍藏密敛 [ zhēn cáng mì liǎn ]

解释 敛:收起。非常珍重,严严实实地收藏起来。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这东西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