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优秀个人的成语

形容优秀个人的成语


1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释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2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3超尘拔俗 [ chāo chén bá sú ]

解释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出处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4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解释 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5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6超群轶类 [ chāo qún yì lèi ]

解释 见“超群拔类”。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8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7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9独当一面 [ dú dāng yī miàn ]

解释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10百里挑一 [ bǎi lǐ tiāo yī ]

解释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11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12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3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4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5昂首阔步 [ áng shǒu kuò bù ]

解释 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

出处 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16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释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17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解释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18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19百炼成钢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解释 炼:冶炼。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经过长期的、多次的锻炼;使人非常坚强。

出处 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20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解释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出处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21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22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23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解释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出处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4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25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解释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26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解释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27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解释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28大显神通 [ dà xiǎn shén tōng ]

解释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29大显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解释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30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31大有作为 [ dà yǒu zuò wéi ]

解释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成绩。作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32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解释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33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34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解释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35数一数二 [ shǔ yī shǔ èr ]

解释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出处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与学士递一杯。”

36无与伦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释 伦:类;同类。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处 唐 卢氏《逸史》:“置于州,张宠敬无与伦比。”

37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38爱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 ]

解释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39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40登堂入室 [ dēng táng rù shì ]

解释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出处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41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42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解释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43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44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45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解释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46品学兼优 [ pǐn xué jiān yōu ]

解释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47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48才子佳人 [ cái zǐ jiā rén ]

解释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出处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49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50打成一片 [ dǎ chéng yī piàn ]

解释 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51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解释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52昂首挺胸 [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解释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出处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53独步当时 [ dú bú dāng shí ]

解释 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54郎才女貌 [ láng cái nǚ mào ]

解释 郎:男子;貌:容貌。旧时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

出处 元 乔梦符《扬州梦》:“这一双郎才女貌天生下,笋余儿游治子花朵儿俊娇娃,堪写入风流仕女丹青画。”

55高人一等 [ gāo rén yī děng ]

解释 超过一般人。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

出处 明 归有光《与沈敬甫七首》:“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56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释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57后起之秀 [ hòu qǐ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58大义灭亲 [ dà yì miè qīn ]

解释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59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释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60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61如日中天 [ rú rì zhōng tiān ]

解释 如同太阳运行到太空正当中。

出处 清 丘逢甲《为潮人衍说孔孝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62成仁取义 [ chéng rén qǔ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3独步天下 [ dú bù tiān xià ]

解释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64百年树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解释 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65藏龙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66超群出众 [ chāo qún chū zhòng ]

解释 指超出众人。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67不欺暗室 [ bù qī àn shì ]

解释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68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释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69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70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71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

解释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72博闻强记 [ bó wén qiáng jì ]

解释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73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74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解释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5德薄能鲜 [ dé bó néng xiǎn ]

解释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76才华盖世 [ cái huá gài shì ]

解释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77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解释 才气:才能和气质。才华超过平常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78拔类超群 [ bá lèi chāo qún ]

解释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79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解释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80超世绝伦 [ chāo shì jué lún ]

解释 超出世人和同辈。亦作“超类绝伦”、“轶群绝类”。

出处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81超前绝后 [ chāo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82独具只眼 [ dú jù zhī yǎn ]

解释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出处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83独步一时 [ dú bù yī shí ]

解释 独步:独一无二。形容当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出处 《宣和画谱 郭熙》第11卷:“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84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解释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出处 《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85措置裕如 [ cuò zhì yù rú ]

解释 措置:安排、料理;裕如: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又完成得很好。

出处 汉 扬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86超然物外 [ chāo rán wù wài ]

解释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出处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87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解释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88后来之秀 [ hòu lái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89才夸八斗 [ cái kuā bā dǒu ]

解释 夸耀才华出众。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着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90才疏德薄 [ cái shū dé bó ]

解释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 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91才轻德薄 [ cái qīng dé bó ]

解释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 元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92才高意广 [ cái gāo yì guǎng ]

解释 意:意愿;理想;广:广阔;远大。才学很高;志向远大;却难于成就大事业。

出处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93暗室不欺 [ àn shì bù qī ]

解释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隋王荣暨妻刘氏墓志》:“暗室不欺,托生安养。”

94材雄德茂 [ cái xióng dé mào ]

解释 指才德杰出。

出处 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95爱惜羽毛 [ ài xī yǔ máo ]

解释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96超世之才 [ chāo shì zhī cái ]

解释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出处 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97超类绝伦 [ chāo lèi jué lún ]

解释 见“超世逸群”。

出处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98超群越辈 [ chāo qún yuè bèi ]

解释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出处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99超轶绝尘 [ chāo yì jué chén ]

解释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出处 庄周《庄子 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