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远近的成语

形容远近的成语


1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2言近旨远 [ yán jìn zhǐ yuǎn ]

解释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3远近驰名 [ yuǎn jìn chí míng ]

解释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二卷:“达木汀的毛笔字是远近闻名的。”

4贵远贱近 [ guì yuǎn jiàn jìn ]

解释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5舍近务远 [ shě jìn wù yuǎn ]

解释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

6贵远鄙近 [ guì yuǎn bǐ jìn ]

解释 见“贵远贱近”。

出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引宋·蔡宽夫《诗话》:“楚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平语之辞曰些,一经屈宋采用,后世遂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无贵远鄙近耳。”

7身远心近 [ shēn yuǎn xīn jìn ]

解释 谓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紫玉》:“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8近交远攻 [ jìn jiāo yuǎn gōng ]

解释 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如其怨恨有因,即可加意招徕,供我指臂,此近交远攻之计也。”

9远年近日 [ yuǎn nián jìn rì ]

解释 见“远年近岁”。

出处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10远年近岁 [ yuǎn nián jìn suì ]

解释 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

出处 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

11远门近枝 [ yuǎn mén jìn zhī ]

解释 比喻远亲近亲。

12远愁近虑 [ yuǎn chóu jìn lǜ ]

解释 形容过多的忧虑。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

13远交近攻 [ yuǎn jiāo jìn gōng ]

解释 原指对远方国家联合;对邻近国家攻占的外交策略。后来指利用关系转较远的力量来攻击眼前对手的处世手法。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14远亲近友 [ yuǎn qīn jìn yǒu ]

解释 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15逐近弃远 [ zhú jìn qì yuǎn ]

解释 追求近的,舍弃远的。

出处 唐·刘知幾《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今班《志》所引,上自周之幽厉,下终鲁之定哀,而不云《国语》,惟称《史记》,岂非忘本徇末,逐近弃远者乎?”

16悦近来远 [ yuè jìn lái yuǎn ]

解释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近者悦,远者来。”

17近悦远来 [ jìn yuè yuǎn lái ]

解释 近:指境内;远:指境外。使邻近的人高兴;使远方的人来归附。后用以形容邻近的人因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也都闻风前来归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8远亲近邻 [ yuǎn qīn jìn lín ]

解释 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出处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你便待佯推佯逊,我怎肯不瞅不问,常言道远亲近邻,不如你这对门。”

19语近指远 [ yǔ jìn zhǐ yuǎn ]

解释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出处 太平天国·汪吉人等《〈钦定军次实录〉序》:“文浅意深,语近指远。”

20由近及远 [ yóu jìn jí yuǎn ]

解释 从近处到远处。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

21笃近举远 [ dǔ jìn jǔ juǎn ]

解释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出处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22臭名远扬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解释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出处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23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24笼络人心 [ lǒng luò rén xīn ]

解释 笼络:原是羁绊牲口的用具;引申为使用手段拉拢人。用权术耍手段以拉拢、驾驭别人。

出处 《宋史 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25远走高飞 [ yuǎn zǒu gāo fēi ]

解释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26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释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7近水楼台 [ jìn shuǐ lóu tái ]

解释 指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优越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一般作“近水楼台先得月”。

出处 宋 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28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解释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指对象。尊敬他又不接近他。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9缓不济急 [ huǎn bù jì jí ]

解释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

30好高骛远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31不远万里 [ bù yuǎn wàn lǐ ]

解释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第六卷:“门徒来学,不远万里。”

32不远千里 [ bù yuǎn qiān lǐ ]

解释 不远:不以为远。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3远见卓识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释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

出处 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34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35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释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36不近人情 [ bù jìn rén qíng ]

解释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37为期不远 [ wéi qī bù yuǎn ]

解释 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预定的日子。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为期不远,你等着瞧罢。”

38天差地远 [ tiān chā dì yuǎn ]

解释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 鲁迅《风月谈>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39和蔼近人 [ hé ǎi jìn rén ]

解释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40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释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41近朱者赤 [ jìn zhū zhě chì ]

解释 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出处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42近在咫尺 [ jìn zài zhǐ chǐ ]

解释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出处 宋 苏轼《杭州谢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讲帷,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43急功近利 [ jí gōng jìn lì ]

解释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44急功近名 [ jí gōng jìn míng ]

解释 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出处 《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45日暮途远 [ rì mù tú yuǎn ]

解释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46殷鉴不远 [ yīn jiàn bù yuǎn ]

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47不近道理 [ bù jìn dào lǐ ]

解释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出处 《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48极目远眺 [ jí mù yuǎn tiào ]

解释 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49深思远虑 [ shēn sī yuǎn lǜ ]

解释 谋划周密,老虎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出处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

50计深虑远 [ jì shēng lǜ yuǎn ]

解释 计:计谋。虑:考虑。计谋想得很深远。

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首也。”

51忧深思远 [ yōu shēn sī yuǎn ]

解释 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出处 《诗经 唐风 蟋蟀》小序:“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52平易近民 [ píng yì jìn mín ]

解释 见“平易近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53山长水远 [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

解释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出处 唐 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54亲戚朋友 [ qīn qī péng yǒu ]

解释 亲人、朋友及姻亲关系等人。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55行远自迩 [ xíng yuǎn zì ěr ]

解释 走远路必须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迩:近。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56负重致远 [ fù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57言近意远 [ yán jìn yì yuǎn ]

解释 同“言近旨远”。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58舍近谋远 [ shě jìn móu yuǎn ]

解释 舍:放弃;谋:营求;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59舍近即远 [ shě jìn jí yuǎn ]

解释 见“舍近务远”。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杜牧注:“易其居,去安从危,迂其途,舍近即远。”

60言近指远 [ yán jìn zhǐ yuǎn ]

解释 见“言近旨远”。

出处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61远举高飞 [ yuǎn jǔ gāo fēi ]

解释 举:起飞。飞得又高又远。指摆脱困境,躲避到远方。比喻前程广大。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看令郎相貌魁梧,长大来必然前程万里,远举高飞,就取个‘飞’字为名,表字‘鹏举’,何如?”

62远虑深思 [ yuǎn lǜ shēn sī ]

解释 深远的思虑。

出处 汉·崔寔《政论》:“昔圣王远虑深思,患民情之难防,忧奢淫之害政。”

63登高望远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解释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 《荀子 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 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64柔远能迩 [ róu yuǎn néng ěr ]

解释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出处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65祸近池鱼 [ huò jìn shi yú ]

解释 犹言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而受害。

出处 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

66日暮道远 [ rì mù dào yuǎn ]

解释 同“日暮途远”。

出处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67日亲日近 [ rì qīn rì jìn ]

解释 近:亲近。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68料远若近 [ liào yuǎn ruò jìn ]

解释 料:揣度。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眼前一样清楚。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适。”

69才高识远 [ cái gāo shí yuǎn ]

解释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 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70慎终追远 [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

解释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出处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1长辔远驭 [ cháng pèi yuǎn yù ]

解释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72怀敌附远 [ huái dí fù yuǎn ]

解释 怀:来,使亲近。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出处 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73近亲繁殖 [ jìn qīn fán zhí ]

解释 指亲缘关系近的家畜个体间交配繁殖。可以用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利范围内任人唯亲。

出处 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十章:“某省一位县委书记说,由于多年的近亲繁殖,如果查处一个科级干部,就会得罪半个县城。”

74钩深致远 [ gōu shēn zhì yuǎn ]

解释 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出处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75道远知骥 [ dào yuǎn zhī jì ]

解释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出处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76道远日暮 [ dào yuàn rì mù ]

解释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出处 《吴子·料敌》:“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77高蹈远举 [ gāo dǎo yuǎn jǔ ]

解释 意为隐居避世。

出处 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78鞭辟近里 [ biān bì jìn lǐ ]

解释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 宋 程颢《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79高情远致 [ gāo qíng yuǎn zhì ]

解释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80丑声远播 [ chǒu shēng yuǎn bō ]

解释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81高翔远引 [ gāo xiáng yuǎn yǐn ]

解释 形容避世隐居。

出处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82室迩人远 [ shì ěr rén yuǎn ]

解释 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

出处 《诗经 郑风 东门之潬》:“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83轻举远游 [ qīng jǔ yuǎn yóu ]

解释 指避世隐居。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84高飞远举 [ gāo fēi yuǎn jǔ ]

解释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出处 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85思深忧远 [ sī shēn yōu yuǎn ]

解释 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86近火先焦 [ jìn huǒ xiān jiāo ]

解释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87劳师袭远 [ láo shī xí yuǎn ]

解释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88高掌远跖 [ gāo zhǎng yuǎn zhí ]

解释 比喻开拓,开辟。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89切近的当 [ qiē jìn de dāng ]

解释 ①恰切得当。②谓意浅语实。

90随近逐便 [ suí jìn zhú biàn ]

解释 就近,图方便。

出处 《隋书·李密传》:“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袆告之,理当固守。”

91任重至远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易·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92近乡情怯 [ jìn xiāng qíng qiè ]

解释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出处 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93防微虑远 [ fáng wēi lǜ yuǎn ]

解释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出处 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94年近古稀 [ nián jìn gǔ xī ]

解释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95鸿业远图 [ hóng yè yuǎn tú ]

解释 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96远求骐骥 [ yuǎn qiú qí jì ]

解释 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出处 《晋书·冯跋载记》:“吾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

97远怀近集 [ yuǎn huái jìn jí ]

解释 谓远近的人都来归附。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德盛业广则宅心者众,舍瑕录用则远怀近集。”

98廉远堂高 [ lián yuǎn táng gāo ]

解释 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99凡偶近器 [ fán ǒu jìn qì ]

解释 谓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出处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