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的成语

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的成语


1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解释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2铺天盖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释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3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释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4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释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5来势汹汹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6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7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8漫山遍野 [ màn shān biàn yě ]

解释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9气贯长虹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解释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10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释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 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11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2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释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13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4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解释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15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出处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16蜻蜓点水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解释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出处 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17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释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18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释 浅:初步;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19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0杀气腾腾 [ shā qì téng téng ]

解释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出处 《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21星罗棋布 [ xīng luó qí bù ]

解释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罗:罗列;布:分布。

出处 东汉 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22天翻地覆 [ tiān fān dì fù ]

解释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23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ān yáo ]

解释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出处 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24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25堆积如山 [ duī jī rú shān ]

解释 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26俯拾皆是 [ fǔ shí jiē shì ]

解释 只要弯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做“杂文”也不易》:“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

27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解释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出处 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28触目皆是 [ chù mù jiē shì ]

解释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出处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29比比皆是 [ bǐ bǐ jiē shì ]

解释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30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1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释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 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32气势汹汹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33遍地开花 [ biàn dì kāi huā ]

解释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出处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34哀鸿遍地 [ āi hóng biàn dì ]

解释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 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35气焰嚣张 [ qì yàn xiāo zhāng ]

解释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36其势汹汹 [ qí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出处 《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37俯拾即是 [ fǔ shí jí shì ]

解释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出处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38疮痍满目 [ chuāng yí mǎn mù ]

解释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破凄凉的景象。比喻遭破坏的程度极为严重。也作“满目疮痍”。

出处 清 李渔《风筝误 和鹞》:“征鼙聒耳乡音杳,疮痍满目亲人少。”

39狼奔豕突 [ láng bēn shǐ tū ]

解释 豕:猪。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或敌人仓皇逃跑。

出处 清 归庄《击筑余音 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40比比皆然 [ bǐ bǐ jiē rán ]

解释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41满谷满坑 [ mǎn gǔ mǎn kēng ]

解释 充满了谷,充满了坑。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出处 《庄子·天运》:“在谷满仓,在坑满坑。”

42哀鸿满路 [ āi hóng mǎn lù ]

解释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 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43覆地翻天 [ fù dì fān tiān ]

解释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44遮天蔽日 [ zhē tiān bì rì ]

解释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45满坑满谷 [ mǎn kēng mǎn gǔ ]

解释 充满了谷,充满了坑。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出处 庄周《庄子 天运》:“在谷满仓,在坑满坑。”

46盖地而来 [ gài dì ér lái ]

解释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47滔滔滚滚 [ tāo tāo gǔn gǔn ]

解释 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②喻声势浩大。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便把他父亲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个榜下知县……一五一十、从头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

48比肩皆是 [ bǐ jiān jiē shì ]

解释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出处 《旧唐书 元行冲传》:“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49漫天掩地 [ màn tiān yǎn dì ]

解释 铺天盖地。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苍茫的暮霭,渐渐地漫天掩地的下罩,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50风云变色 [ fēng yún biàn sè ]

解释 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出处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51道殣相属 [ dào jìn xiāng shǔ ]

解释 见“道殣相望”。

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52回山倒海 [ huí shān dǎo hǎi ]

解释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53穿花蛱蝶 [ chuān huā jiá dié ]

解释 穿:穿越;蛱蝶:蝴蝶。穿戏花丛的蝴蝶。比喻沉迷于女色。

出处 唐·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54荆榛满目 [ jīng zhēn mǎn mù ]

解释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出处 《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