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物出名的成语

形容人物出名的成语


1家喻户晓 [ jiā yù hù xiǎo ]

解释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处 宋 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2赫赫有名 [ hè hè yǒu míng ]

解释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出处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3举世瞩目 [ jǔ shì zhǔ mù ]

解释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4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解释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5尽人皆知 [ jìn rén jiē zhī ]

解释 尽: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6百里挑一 [ bǎi lǐ tiāo yī ]

解释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7众所周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解释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8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9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0怀才不遇 [ huái cái bù yù ]

解释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11独占鳌头 [ dú zhàn áo tóu ]

解释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12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释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13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14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15名不虚传 [ míng bù xū chuán ]

解释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16名扬四海 [ míng yáng sì hǎi ]

解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17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出处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18大显神通 [ dà xiǎn shén tōng ]

解释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19大显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解释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20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解释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21如雷贯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释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22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释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23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24江郎才尽 [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解释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25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解释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出处 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26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27登堂入室 [ dēng táng rù shì ]

解释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出处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28举世闻名 [ jǔ shì wén mí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29久负盛名 [ jiǔ fù shèng míng ]

解释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30名噪一时 [ míng zào yī shí ]

解释 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31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32大名鼎鼎 [ dà míng dǐng dǐng ]

解释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33引人注目 [ yǐn rén zhù mù ]

解释 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34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35才子佳人 [ cái zǐ jiā rén ]

解释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出处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36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7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解释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38独步当时 [ dú bú dāng shí ]

解释 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39经天纬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释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出处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40金榜题名 [ jīn bǎng tí míng ]

解释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41闻名遐迩 [ wén míng xiá ěr ]

解释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 《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42风流倜傥 [ fēng liú tì tǎng ]

解释 风流:洒脱不拘、富有才学;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华、有学识、风度洒脱豪爽;不拘于世俗礼节法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

43驰名中外 [ chí míng zhōng wài ]

解释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44后起之秀 [ hòu qǐ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45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46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47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解释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出处 清 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48丹青妙手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解释 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

出处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49名满天下 [ míng mǎn tiān xià ]

解释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50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解释 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51独步天下 [ dú bù tiān xià ]

解释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52超群出众 [ chāo qún chū zhòng ]

解释 指超出众人。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53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54路人皆知 [ lù rén jiē zhī ]

解释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55风流人物 [ fēng liú rén wù ]

解释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6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释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57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58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释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59德薄能鲜 [ dé bó néng xiǎn ]

解释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60才华盖世 [ cái huá gài shì ]

解释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61拔类超群 [ bá lèi chāo qún ]

解释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62箭不虚发 [ jiàn bù xū fā ]

解释 箭射得准;每发必中。也作“弓不虚发”。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63超世绝伦 [ chāo shì jué lún ]

解释 超出世人和同辈。亦作“超类绝伦”、“轶群绝类”。

出处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64超前绝后 [ chāo qián jué hòu ]

解释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65遐迩闻名 [ xiá ěr wén míng ]

解释 迩:近;遐:远。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66独步一时 [ dú bù yī shí ]

解释 独步:独一无二。形容当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出处 《宣和画谱 郭熙》第11卷:“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67名垂千古 [ míng chuí qiān gǔ ]

解释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68措置裕如 [ cuò zhì yù rú ]

解释 措置:安排、料理;裕如: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又完成得很好。

出处 汉 扬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69鼎鼎大名 [ dǐng dǐng dà míng ]

解释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70鼎鼎有名 [ dǐng dǐng yǒu míng ]

解释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出处 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71后来之秀 [ hòu lái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72才夸八斗 [ cái kuā bā dǒu ]

解释 夸耀才华出众。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着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73才疏德薄 [ cái shū dé bó ]

解释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 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74才轻德薄 [ cái qīng dé bó ]

解释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 元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75才高意广 [ cái gāo yì guǎng ]

解释 意:意愿;理想;广:广阔;远大。才学很高;志向远大;却难于成就大事业。

出处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76材雄德茂 [ cái xióng dé mào ]

解释 指才德杰出。

出处 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77狗盗鸡鸣 [ gǒu dào jī míng ]

解释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出处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78超类绝伦 [ chāo lèi jué lún ]

解释 见“超世逸群”。

出处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79超群越辈 [ chāo qún yuè bèi ]

解释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出处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80超轶绝尘 [ chāo yì jué chén ]

解释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出处 庄周《庄子 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81金榜挂名 [ jīn bǎng guà míng ]

解释 见“金榜题名”。

出处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82工力悉敌 [ gōng lì xī dí ]

解释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83绠短汲深 [ gěng duǎn jí shēn ]

解释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84宏才大略 [ h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出处 宋 苏洵《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85才疏志大 [ cái shū zhì dà ]

解释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86拔群出萃 [ bá qún chū cuì ]

解释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出处 《晋书 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

87浩气长存 [ hào qì cháng cún ]

解释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88百无一能 [ bǎi wú yī néng ]

解释 什么都不会做。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89盖世英雄 [ gài shì yīng xióng ]

解释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90经国之才 [ jīng guó zhī cái ]

解释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91绝伦逸群 [ jué lún yì qún ]

解释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明 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92黄钟瓦釜 [ huáng zhōng wǎ fǔ ]

解释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93名标青史 [ míng biāo qīng shǐ ]

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94短绠汲深 [ duǎn gěng jí shēn ]

解释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95负德辜恩 [ fù dé gū ēn ]

解释 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96超群轶类 [ chāo qún yì lèi ]

解释 见“超群拔类”。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8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97楚楚不凡 [ chǔ chǔ bù fán ]

解释 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出处 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98东南之宝 [ dōng nán zhī bǎo ]

解释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99东南之秀 [ dōng nán zhī xiù ]

解释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出处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