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特别痴迷的成语

形容特别痴迷的成语


1痴心妄想 [ chī xīn wàng xiǎng ]

解释 痴:呆;傻;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某种事物;妄:荒唐;胡乱;不切实际。失去理智的心思;想法荒唐。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2爱屋及乌 [ ài wū jí wū ]

解释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出处 《尚书大传 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 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3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4乐在其中 [ lè zài qí zhōng ]

解释 乐:快乐;乐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解释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6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7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释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8如醉如痴 [ rú zuì rú chī ]

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神思恍惚。

出处 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9如痴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10迷而不返 [ mí ér bù fǎn ]

解释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11恋酒迷花 [ liàn jiǔ mí huā ]

解释 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孙屠》:“知它是争名夺利?知它是恋酒迷花?使奴无情无绪。”

12如梦如醉 [ rú mèng rú zuì ]

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 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13迷魂夺魄 [ mí hún duó pò ]

解释 见“迷魂淫魄”。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既升绝顶,乐声嘹亮,俱在天际,觥筹交错,迷魂夺魄,不自知其在人间矣。”

14痴云腻雨 [ chī yún nì yǔ ]

解释 痴:入迷。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重圆》:“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

15痴云騃雨 [ chī yún ái yǔ ]

解释 痴:入迷;騃:通“呆”,迟钝。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出处 元·萨都刺《洞房曲》:“痴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间有离别。”

16迷人眼目 [ mí rén yǎn mù ]

解释 迷惑他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骗人。

出处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目而已。”

17騃女痴儿 [ ái nǚ chī ér ]

解释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出处 清 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18騃女痴男 [ ái nǚ chī nán ]

解释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出处 宋 徐铉《新月赋》:“乃有騃女痴男,朱颜稚齿,欣春物之骀荡,登春台之靡辷。”

19一痴一醒 [ yī chī yī xǐng ]

解释 痴:傻。时而痴呆,时而清醒。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其为结僮之时,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20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1痴人说梦 [ chī rén shuō mèng ]

解释 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傻子信以为真。现在比喻凭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

出处 宋 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

22恋恋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解释 恋恋:留恋;舍:放下、离开。形容很留恋;不舍得离开。也作“恋恋难舍”。

出处 宋 王明清《挥塵后录》第六卷:“促膝剧谈,恋恋不忍舍。”

23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解释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24醉生梦死 [ zuì shēng mèng sǐ ]

解释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出处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25胡思乱想 [ hú sī luàn xiǎng ]

解释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26无情无义 [ wú qíng wú yì ]

解释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无情无义。”

27流连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释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

28爱不释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释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出处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29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30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31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释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32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解释 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33如获至宝 [ rú huò zhì bǎo ]

解释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出处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34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35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释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36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37欲罢不能 [ yù bà bù néng ]

解释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8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39爱不忍释 [ ài bù rěn shì ]

解释 忍:忍心;释:放下。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极其喜爱。

出处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40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解释 返:回还。快乐得忘了回去。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 《晋书 符坚载记上》:“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

41情有独钟 [ qíng yǒu dú zhōng ]

解释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出处 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42孳孳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43争名夺利 [ zhēng míng duó lì ]

解释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44堕云雾中 [ duò yún wù zhōng ]

解释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45如痴如呆 [ rú chī rú dāi ]

解释 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出处 刘兰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他总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颠,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

46魂颠梦倒 [ hún diān mèng dǎo ]

解释 犹言神魂颠倒。

出处 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47无情无绪 [ wú qíng wú xù ]

解释 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48书不释手 [ shū bù shì shǒu ]

解释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出处 《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49如痴似醉 [ rú chī sì zuì ]

解释 亦作“如醉如痴”。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50如痴如梦 [ rú chī rú mèng ]

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51如痴如狂 [ rú chī rú kuáng ]

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出处 《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

52如醉如梦 [ rú zuì rú mèng ]

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出处 宋 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53官迷心窍 [ guān mí xīn qiào ]

解释 指人一心想当官到了痴迷的地步。

54如醉如狂 [ rú zuì rú kuáng ]

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出处 《初刻白案惊奇》卷二五:“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放遭告考,把一个长安子弟,弄得的如醉如狂。”

55沉湎酒色 [ chén miǎn jiǔ sè ]

解释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出处 《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56痴痴迷迷 [ chī chī mí mí ]

解释 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有些执迷不悟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0回:“终日痴痴迷迷,愁眉泪眼。”

57走火入魔 [ zǒu huǒ rù mó ]

解释 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58如堕五里雾中 [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

解释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