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鱼字的成语

形容鱼字的成语


1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解释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2鱼贯而入 [ yú guàn ér rù ]

解释 像游鱼那样首尾连贯地进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继而进。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3殃及池鱼 [ yāng jí chí yú ]

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4以蚓投鱼 [ yǐ yǐn tóu yú ]

解释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出处 《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5涸辙枯鱼 [ hé zhé kū yú ]

解释 见“涸辙鱼”。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6祸近池鱼 [ huò jìn shi yú ]

解释 犹言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而受害。

出处 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

7鱼游沸釜 [ yú yóu fèi fǔ ]

解释 同“鱼游釜中”。

出处 清·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8鱼笺雁书 [ yú jiān yàn shū ]

解释 泛指书信。

出处 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

9雁杳鱼沉 [ yàn yǎo yú chén ]

解释 比喻音信断绝。

出处 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10雁去鱼来 [ yàn qù yú lái ]

解释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出处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11龙阳泣鱼 [ lóng yáng qì yú ]

解释 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12信及豚鱼 [ xìn jí tún yú ]

解释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出处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13及宾有鱼 [ jí bīn yoǔ yú ]

解释 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

出处 《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14漏网之鱼 [ lòu wǎng zhī yú ]

解释 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15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6如鱼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解释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7不可收拾 [ bù kě shōu shí ]

解释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18鱼龙混杂 [ yú lóng hùn zá ]

解释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出处 唐 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19纲举目张 [ gāng jǔ mù zhāng ]

解释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20无缘无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释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21浑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解释 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22鱼米之乡 [ yú mǐ zhī xiāng ]

解释 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出处 唐 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23自相鱼肉 [ zì xiāng yú ròu ]

解释 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出处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24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25枯鱼涸辙 [ kū yú hé zhé ]

解释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出处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26为渊驱鱼 [ wèi yuān qū yú ]

解释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7水清无鱼 [ shuǐ qīng wú yú ]

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28鱼贯而行 [ yú guàn ér xíng ]

解释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出处 晋·范汪《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

29鲍鱼之次 [ bào yú zhī cì ]

解释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出处 《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30狐鸣鱼书 [ hú míng yú shū ]

解释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31前庭悬鱼 [ qián tíng xuán yú ]

解释 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出处 《后汉书·羊续传》:“续敝衣薄食,车马蠃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乃出前所县者,以杜其意。”

32鱼釜尘甑 [ yú fǔ chén zèng ]

解释 指贫穷的无粮可炊。

出处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廕。如此十馀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33鱼沉雁落 [ yú chén yàn luò ]

解释 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34鱼游釜中 [ yú yóu fǔ zhōng ]

解释 釜:古代锅类的器物。鱼在锅里游动。比喻身临险境、绝境。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35牛蹄中鱼 [ niú tí zhōng yú ]

解释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出处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36祸及池鱼 [ huò jí shi yú ]

解释 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

37肥鱼大肉 [ féi yú dà ròu ]

解释 指丰盛的鱼肉菜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9回:“登时叫人调排桌椅,摆了八席,让众人坐下,暖上酒来,肥鱼大肉的都搬上来。”

38落雁沉鱼 [ luò yàn chén yú ]

解释 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39鱼水和谐 [ yú shuǐ hé xié ]

解释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出处 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40豕亥鱼鲁 [ shǐ hài yú lǔ ]

解释 《吕氏春秋 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41釜鱼甑尘 [ fǔ yú zèng chén ]

解释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出处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42雁断鱼沉 [ yàn duàn yú chén ]

解释 见“雁逝鱼沉”。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断鱼沉,久隔音尘,此后相思两地分。”

43鱼米之地 [ yú mǐ zhī dì ]

解释 见“鱼米之乡”。

出处 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之地。”

44鱼水相投 [ yú shuǐ xiāng tóu ]

解释 犹言鱼水和谐。

出处 明·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套曲:“冤家聚首,似漆胶相和,鱼水相投。”

45鱼沉雁杳 [ yú chén yàn yǎo ]

解释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出处 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46丛雀渊鱼 [ cóng què yuān yú ]

解释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47鱼沉雁静 [ yú chén yàn jìng ]

解释 同“鱼沉雁杳”。

出处 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

48鱼沉鸿断 [ yú chén hóng duàn ]

解释 同“鱼沉雁杳”。

出处 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又恐鱼沉鸿断,阻隔云山,衔悲饮泪有万千。”

49鱼游沸鼎 [ yú yóu fèi dǐng ]

解释 见“鱼游沸鼎”。

出处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50鱼烂瓦解 [ yú làn wǎ jiě ]

解释 犹言鱼烂土崩。

出处 宋·叶適《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余又告以鱼烂瓦解,其实未见,今外弱而形饥,非也。”

51鱼肠雁足 [ yú cháng yàn zú ]

解释 泛指书信。

出处 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52牛蹄之鱼 [ niú tí zhī yú ]

解释 见“牛蹄中鱼”。

出处 《孔丛子·连丛子下》:“且今已乏矣,而方须租人,是犹古人欲决江海以救牛蹄之鱼之类也。”

53得鱼忘荃 [ dé yú wàng quán ]

解释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出处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54如鱼似水 [ rú yú sì shuǐ ]

解释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

55似水如鱼 [ sì shuǐ rú yú ]

解释 像鱼和水一样不能离开。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多指男女情人。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鱼。”明 张凤翼《红拂记 传奇大意》:“李靖人豪,张姬女侠,相逢似水如鱼。”

56池鱼之祸 [ shi yú zhī huò ]

解释 见“池鱼之殃”。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57池鱼堂燕 [ shi yú táng yàn ]

解释 比喻无辜受祸。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58临河羡鱼 [ lín hé xiàn yú ]

解释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59池鱼幕燕 [ shi yú mù yàn ]

解释 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出处 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60羊续悬鱼 [ yáng xù xuán yú ]

解释 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

61枯鱼之肆 [ kū yú zhī sì ]

解释 枯鱼:干鱼;肆:铺子。卖干鱼的铺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绝境。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62鱼传尺素 [ yú chuán chǐ sù ]

解释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出处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63水到鱼行 [ shuǐ dào yú xíng ]

解释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出处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64鲁鱼陶阴 [ lǔ yú táo yīn ]

解释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出处 明·焦竑《焦氏笔乘·卫包改古文》:“至今则鲁鱼陶陰,字既差讹,聖圣軆体,书复苟简矣。”

65察见渊鱼 [ chá jiàn yuān yú ]

解释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出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66鱼烂而亡 [ yú làn ér wáng ]

解释 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因内部祸乱而自取灭亡。

出处 《公羊传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67鱼网鸿离 [ yú wǎng hóng lí ]

解释 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出处 《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68鱼肠尺素 [ yú cháng chǐ sù ]

解释 指书信。

出处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69鱼封雁帖 [ yú fēng yàn tiē ]

解释 泛指书信。

出处 《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南宫词纪·绛都春·四时怨别》:“伤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封雁帖。”

70鱼贯雁行 [ yú guàn yàn xíng ]

解释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出处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71雁逝鱼沉 [ yàn shì yú chén ]

解释 亦作“雁断鱼沉”。比喻彼此音讯断绝。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山高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

72鱼烂土崩 [ yú làn tǔ bēng ]

解释 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

73鱼烂取亡 [ yú làn qǔ wáng ]

解释 见“鱼烂而亡”。

出处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

74鱼龙曼衍 [ yú lóng màn yǎn ]

解释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鸡犬飞升。”

75贯鱼之次 [ guàn yú zhī cì ]

解释 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出处 《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76鲁鱼亥豕 [ lǔ yú hài shǐ ]

解释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77鱼龙漫衍 [ yú lóng màn yǎn ]

解释 见“鱼龙曼延”。

出处 《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户、海中砀极、漫衍鱼龙、鱼抵之戏以观视之。”

78鸿断鱼沉 [ hóng duàn yú chén ]

解释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79弃其馀鱼 [ qì qí yú yú ]

解释 《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后因以“弃其馀鱼”比喻节欲知足。

出处 《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

80鱼龙变化 [ yú lóng biàn huà ]

解释 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出处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81鱼龙曼延 [ yú lóng màn yán ]

解释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82以筌为鱼 [ yǐ quán wéi yú ]

解释 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

出处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83鱼游濠上 [ yú yóu háo shàng ]

解释 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出处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下续示例]

84鱼游燋釜 [ yú yóu fèi fǔ ]

解释 同“鱼游釜中”。

85笼鸟池鱼 [ lóng niǎo shi yú ]

解释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86河决鱼烂 [ hé jué yú làn ]

解释 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监论·晋武帝》:“孰如近在汾晋之间,使我不轨之士民,教猱伥虎,河决鱼烂于腹心乎?”

87曼衍鱼龙 [ màn yǎn yú lóng ]

解释 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88池鱼林木 [ shi yú lín mù ]

解释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89鱼尾雁行 [ yú wěi yàn xíng ]

解释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90池鱼之虑 [ shi yú zhī lǜ ]

解释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出处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91雀马鱼龙 [ què mǎ yú lóng ]

解释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出处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92霄鱼垂化 [ xiāo yú chuí huà ]

解释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后因以“霄鱼垂化”来称赞官吏的德政。

出处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

93弹铗无鱼 [ dàn jiá wú yú ]

解释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94宵鱼垂化 [ xiāo yú chuí huà ]

解释 《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

出处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

95雁素鱼笺 [ yàn sù yú jiān ]

解释 指书信。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途叙》:“雁素鱼笺,离愁满怀谁与传。”

96渊鱼丛爵 [ yuān yú cóng jué ]

解释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出处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97虫鱼之学 [ chóng yú zhī xué ]

解释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出处 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98鱼鱼雅雅 [ yú yú yǎ yǎ ]

解释 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出处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99食鱼遇鲭 [ shí yú yù qīng ]

解释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出处 唐·皮日休《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